(全文完整)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6篇

时间:2022-11-08 12: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6篇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1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2

  无 悔 戍 边 情

  ——记农四师优秀共产党员77团六连巴特尔

  “我叫巴特,有事请找我”这句话已经成为七十七团六连职工巴特尔最常说起的一句话。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巴特尔乐于助人、勤劳肯干,脑子灵活的他又热心带领连队职工共同致富,在该团六连他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巴特尔,男,蒙古族,生于1977年1月18日,农四师七十七团六连职工。于1996年参军入伍,2001年复员回到六连。在近两年的生产生活中,连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回顾从前,巴特尔说年轻时他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是当兵的那几年,让他真正成长起来。他热爱军人这份神圣的事业,看到绿色的军营,就会联想到家乡团场茁壮生长的庄稼,也是在当兵期间,他开始真正思考生活这本大书。

  巴特尔同志于1996年12月光荣入伍参军,在部队上入伍第一年就获得“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第二年被所在部队提升为副班长;在部队的第三年由于工作出色,又被提升为班长。就这样,他一点点在部队的关怀下逐步成长、不断成熟。

  在部队上,巴特尔由于工作成绩显著,第四年光荣的被批准为正式中共党员。入党之后,他更加积极努力的工作,勤奋、踏实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志。部队领导看见他如此努力也非常喜欢他。通过近三年时间的锻炼,巴特尔更加成熟了。1999年代表部队参加西部军事大演习,荣获团嘉奖一次、班集体嘉奖一次;2000年在部队作为班长的他又多了一份责任,关心和带领新战士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和全班战士团结一心,共同协助连队领导搞好战士的管理工作。2001年带班期间,巴特尔带领自己班组的战士代表部队驻扎喀喇昆仑山,进行高原寒区适应性训练,获得了兄弟连队的赞誉。

  在诸多荣誉面前,巴特尔始终保持着军人冷静、不断进取的心态,由于工作踏实,他被部队看中,要让他转志愿兵。他没有答应,在巴特尔的心里,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当兵期间,他常常被一个梦牵引着不断完善自己,他常梦见自己热爱的绿色军营忽然变成了家乡团场广袤的土地,那些在风里摇摆的绿色庄稼似乎在不停地召唤着自己,从那时起,2 他就暗暗下决心,做一个合格的军人,退伍后回到团场带领职工群众一起致富。

  在部队锻炼成长的5年,对巴特尔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部队他学到了许多知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为巴特尔复员之后能够出色的完成连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复原回到七十七团之后,巴特尔一直在六连承包土地至今。由于他脑子活络,一心扑在种地致富上,又踏实肯干,每年他家种植的作物总是长得比其它地块的好。同时,他家里又养有牲畜,每天饲喂牲畜之后,他总会抽一定的时间看看种植、养殖的书籍、上网查看最新的农业动态,研究怎样种地可以高产增收,牲畜怎么养才更科学。他始终认为走种养结合的路子,是致富的一大法宝。因此,复原回来之后后,他经常和连队种养殖经验丰富的职工交流经验,然后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多年来,由于他脑子灵活,人又年轻,一直坚持走种养结合、农牧并举的双赢道路,获得了丰富的养殖、种植经验。同时,在种地问题上,他始终坚信科学种田,连队推出新技 3 术、新经验,他总是第一个带头试用。在自己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把好的做法传授给他的左邻右舍,大家都交口称赞巴特尔是一个好小伙。

  巴特尔家现拥有牛8头、羊50只,另外还附带养殖一些禽类。除了满足自家食用以外,还可以零星的卖一些换现钱贴补家用。今年,巴特尔的牛又下牛娃子了。天气刚一转暖,他就早早买来50只鸡雏,他有笔明白账,提前饲养,就早几个月出栏,这样就避开了大鸡集体上市的高峰期,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就是巴特尔,凡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他心里永远都有本明白账,怎么发展能少走冤枉路,怎么干才最有效率。他说:“始终坚持种养结合,就一定可以致富,虽说时间有些漫长,但是,这样挣钱稳当、踏实。”

  巴特尔在部队上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回到连队参加工作,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他认为讲究科学种田,搞好养殖业是连队职工的本分。工作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他知道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农业生产者,仅凭吃苦肯干是不够的,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指导生产十分重要,他要做一个有知识、懂科学的新型职工。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3

  37年前,一个共和国开国少将的儿子来到遥远的锡林郭勒草原插队当知青,从此放弃城市的繁华,心甘情愿扎根在这片偏远的草原,带领牧民走上幸福致富路。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蒙古族,195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父亲廷懋是新中国授予的内蒙古最早的4名少将之一。

  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插队来到萨如拉图亚嘎查。在这里,这位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快学会了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先后担任了嘎查长、农场负责人、林场场长。1976年,21岁的廷·巴特尔由于表现突出、工作出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物资匮乏的草原上,虽然生活清苦,但牧民的热情、淳朴深深感动着廷·巴特尔。有一次天黑,廷·巴特尔外出工作来到一户牧民家,牧民将仅有的面条端给他吃,等他吃饱以后,牧民让自己的孩子们喝面汤。这一场景让廷·巴特尔深受震动,他心里升起个念头,要让这里的牧民和他们的孩子痛痛快快地吃上面条!

  不久,萨如拉图亚嘎查的乳品厂因为连年亏损准备停产。廷·巴特尔知道后,为牧民出了个救厂子的主意。他帮牧民们把手工生产乳品变为机器批量生产。一年下来,乳品厂扭亏为盈,赚了5万多元。这笔钱足够让这里的每一个牧民衣食无忧地过上两年。得到了牧民们信任的廷·巴特尔也当选为嘎查长。

  _后,知青大返城。父亲廷懋出任内蒙古军区政委、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正好负责落实政策和知青返城工作。人们都说,廷·巴特尔肯定是第一个回城的,但是廷·巴特尔一次次将机会拱手相让,最后他一个人留在了草原。后来,廷·巴特尔与牧民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相恋、结婚,彻底将根扎在了草原,也多次谢绝了组织上给予他回城、提干的机会。

  热爱草原的廷·巴特尔非常重视草原生态保护,看到牧民们盲目发展羊群规模,草原负荷加重而导致退化时,他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论”。“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养200头牛费劲还是养1000只羊费劲?”在他一遍遍的劝解下,牧民们纷纷压缩小畜,改养肉牛、奶牛,草场也慢慢得到了恢复。

  为了草原的美丽,为了牧民的富裕,廷·巴特尔殚精竭虑,终日操劳。他建起嘎查历史上第一个牛业公司,带领牧民发展多种养殖,搞起了旅游业,还修通了公路,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在牧民心中,他不仅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农艺师、技术员和医生,更是老年人的好儿子,同龄人的好兄弟,年轻人的好长辈。30多年来,他扎根草原,情系牧民,带领嘎查广大牧民走上了一条保护生态、建设草原的富裕之路,被誉为“草原之子”。

  廷·巴特尔的事迹传遍全国,感动了很多人,他也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_代表。当人们不止一次地问起,一个将军的儿子,真的愿意当一辈子牧民,当一辈子普通老百姓吗?他回答说:“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名,生活多么富有,而在于能否深深扎根于群众,为他们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戴。我就愿做一棵扎根草原的红柳,永远守护这片草原。”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4

  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他扎根牧区40载,是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最美奋斗者”

  廷·巴特尔同志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年仅19岁的廷·巴特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闭塞、生活艰苦的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插队,一干就是47年。他靠着不服输、不认输的韧劲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志向,凭着“心里装着百姓,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信念,扎根牧区,艰苦奋斗,谱写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壮美诗篇。

  廷·巴特尔刚插队到嘎查时,嘎查牧民生活困难,牧民人均收入不足40元,当时牧民没有砖瓦房,土房也很少见,牧民住在蒙古包里,睡觉就盖一件皮袄,看到这些,廷·巴特尔心里不是滋味。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他挨家挨户募捐基础母羊,筹集数百只母畜建起集体“流动扶贫羊群”,每100只羊为一个“流动扶贫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这项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扶贫成效,获得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发明奖”。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廷·巴特尔让牧民给贫困户打分,对好吃懒做、劳动表现不好、家庭不和睦、不爱护草场、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扣分,对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加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决定先帮扶谁后帮扶谁,通过奖勤罚懒的办法,先后有24户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式脱贫转变为造血式脱贫。

  1997年,草场承包到户,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把最好的草场留给了牧民,把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谁也不想要的草场留给了自己,总计5926亩的草场大部分被白沙地覆盖,牧草稀疏,大风一起,白沙泛滥。为了提高牲畜生产效益,同时防止自家草场进一步恶化,他率先在自家牧场推行“围栏轮牧”,在当年生态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牲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明显改善了草原生态。在他的引导下,围栏轮牧、科学放牧、持续发展成为嘎查牧民的共识,得到普遍推广。

  为了实现稳定脱贫,他积极开拓集约化产业发展路径,组织嘎查“两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发展奶制品、风干肉加工、生态鱼塘等特色产业和 “牧民之家”旅游产业,嘎查牧民人均收入由当初的40元达到2018年的1.88万元,翻了几百倍,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蹄腿理论”到“青山绿水” 他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改革先锋”

  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草场退化严重,是距北京最近的风沙源。

  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牧民不注重科学养殖,盲目追求多养多放,草场沙化严重。

  廷·巴特尔深知草场就是牧民的命根,要想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一定要改变牧区的生态环境。为了找到治沙办法,他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组织牧民在严重退化的沙地,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作物,并积极争取上级生态建设项目,建成1处沙地柏保护区和2处3000亩黄柳基地,有效遏制草场退化。

  他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路径,带头作“牛”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即养5只羊的效益与养1头牛相当,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通过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选育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在实施“少养精养”策略下,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牧区经济、促进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廷·巴特尔的做法,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很快在阿巴嘎旗和锡林郭勒盟草原得到广泛推广。在他的引领下,阿巴嘎旗坚持发展畜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并举,引导牧民“减羊增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牧民收入。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作为浑善达克沙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坚持草畜平衡、绿色发展,实现了天蓝水绿、草长莺飞,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

  从“嘎查书记”到“廷·巴特尔大讲堂” 他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楷模

  2010年,为了让自己的好经验更多地惠及牧民群众,廷·巴特尔提议并在锡林郭勒盟委、行署支持下,在嘎查建立起专门的农牧民培训基地,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传授几十年中钻研摸索出来的生态建设和牧民增收经验,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廷·巴特尔大讲堂”。

  2018年,他从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光荣卸任。他离岗不退色,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廷·巴特尔大讲堂”。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_,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现场观摩廷·巴特尔家及周边牧民几十年来在保护生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慕名来学习的有区内外的,还有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外的学习参观团。2020年在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入户走访牧民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廷·巴特尔大讲堂” 年培训人数达到2万多人次,不仅造福了一方牧民,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学习牧区现代化建设典范。

  他扎根牧区47载,带领牧民脱贫致富、建设草原,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信任和支持,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草美了、树高了,廷·巴特尔的传奇故事还在千里草原续写!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5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让草原变得更绿,让牧民收入更高,让群众过得更好,是我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常挂在嘴边的话。

  “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在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心目中, 廷·巴特尔就是英雄般的人物。

  作为一名下乡插队知青,廷·巴特尔一次次放弃回城机会,扎根草原47年,始终秉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信念,带领牧民们在一片荒凉的沙地上,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增收双赢的牧区发展之路。廷·巴特尔在查看草原上沙棘的长势。

  扎根草原

  1955年,廷·巴特尔出生在一个英雄家庭。

  他的父亲廷懋在22岁时,毅然参加了“一二·九”爱国运动,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指着地图上一个蒙语意为“霞光”的地方,对家人说 :“就这里了!”在此打过土匪的姨父劝他 :“ 你最好别去,那是个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 那正好,我就没打算出来。” 廷· 巴特尔带着几分倔强。

  看着眼前这个白净的小伙子,萨如拉图雅嘎查当时的老村长直 摇 头 :“ 又是个来‘镀金’廷·巴特尔在查看草原上沙棘的长势。

  廷·巴特尔:做草原的好儿子的,明天就拿牛车把他送回去。”听了这话,廷·巴特尔暗下决心 :我偏要在这里扎下根。

  春去秋来,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知青走了一拨又一拨,可当年最不被看好的廷·巴特尔却一直在草原上坚守着,穿上了羊皮裤,身上抹上了锅底灰和羊油,和当地牧民没有两样。这个曾不被大家看好的“城里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牧民们的尊重与肯定。

  草原上的日子清苦,白面是牧民们最珍贵的粮食。为了让廷·巴特尔吃得好,牧民将自家珍藏了一整年的白面做成面条端到他的面前。看着碗里的面条,再看看旁边馋得直舔嘴唇的娃娃,廷·巴特尔心如刀割。将面条放到娃娃面前,廷·巴特尔告诉自己一定要让牧民都吃上白面,都能过上好日子。

  自那之后,廷·巴特尔干得更起劲了,种下了杨树、养起了羊,开起了铁匠铺,带着村里的牧民,做套马杆子,打马嚼子、马鞍子。草原人民给予廷·巴特尔极大信任,让他去经营村里的乳品厂。一年干下来,廷·巴特尔愣是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乳品厂盈利5万元。在廷·巴特尔的带动下,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离实现让牧民们都吃上白面的愿望也越来越近了。

  _召开后,知青大返城。大家都以为,聪明能干的廷·巴特尔会是第一个回城的知青。可廷·巴特尔一次次将机会拱手相让,最后整个萨如拉图雅草原上只剩下他一个知青。老村长劝他 :“娃,回去吧,城里才是你的家。”可廷·巴特尔却说 :“我的事业在萨如拉图雅,我深情地热爱着这片草原 !”后来,廷·巴特尔与美丽的牧民姑娘额尔登其木格结了婚、生了子,将自己的根彻底扎在了大草原。

  奉献草原

  1978 年,廷·巴特尔经过党组织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远在呼和浩特的父亲托人为他带去了一本《共产党党章》,并嘱咐他 :“好好学,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期望。”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信条。

  萨如拉图雅地处浑善达克沙地,20世纪80年代,牧区开始推行草原牧区双承包制,这一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养畜积极性,但却缺少对牧民的科学引导,导致牧民在追求养畜头数时无视对草原的破坏,曾经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黄沙漫漫的沙地。

  廷·巴特尔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坐不住了,“牛羊是牧民的命根子,草原更是。草原都没了,草原上的子子孙孙就没了维生的来源。”针对现状,爱研究的廷·巴特尔提出了“围栏轮牧”的观点,即把草场围起来,划分成多个小草场,牛羊按照季节进行划区轮牧,同时,围封退化草原、禁牧沙化草原,给草场留足修复的时间。

  那段时间,为了说服牧民们实施“围栏轮牧”,廷·巴特尔走东家、进西家,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牧民们一听要把草原围起来,头就摇得像个拨浪鼓,“这可不行,把草场围起来,羊会被饿死的”。

  “牧民们不相信,我就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刻都应该率先垂范。”廷·巴特尔说。恰逢草原上进行第二轮草场划分,他将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草场留给了自己,5900多亩大部分是白沙地,牧草稀疏,“如果在最差的草场上养出最肥的牲畜,牧民们就会相信我了”。

  廷·巴特尔圈起300多亩草场,一年后,这300亩草场打下9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 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这让附近的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 :跟着廷·巴特尔干,没错!

  2001年7月,锡林郭勒盟委、行署在全盟范围内提出“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围封转移战略时,萨如拉图雅嘎查100%的草场都进行了封育和划区轮牧,牧民建网围栏的面积达30万亩,建畜圈4820平方米,打井49眼,牧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500元增加到3600元。“围封轮牧”对恢复草原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

  总结常年的放牧经验,廷·巴特尔又提出了“蹄腿理论”:养1头牛只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只蹄子。很显然,5只羊对草原的破坏远远超过1头牛,但效益却不如1头牛。养牛既保护了草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收入不降反增,何乐而不为呢?

  “卖掉家里全部的羊,改成养牛!”这在萨如拉图雅草原上是个“疯狂”的决定。拥有云朵一样的羊群,是每个草原牧民世代的梦想。将自家的羊全部卖出,妻子额尔登其木格满心不舍,可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他就是一头犟驴,决定的事谁都改变不了”。卖羊那天,额尔登其木格摸摸这只、望望那只,哭红了双眼。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廷·巴特尔终于找到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最佳平衡点。如今他家5926亩草场已经由退化最严重的劣质草场成为整个锡林郭勒草原上保护最好的草场之一。50只纯种西门塔尔牛在美丽如画的草原上,享受着新鲜空气,每年可为廷·巴特尔家带来将近 50 万元的收入。

  达胡巴雅尔是阿巴嘎旗养牛大户,也是廷·巴特尔的得意弟子之一。为了践行“蹄腿理论”,他偷偷将老父亲辛苦经营一辈子得来的1000只羊全部卖掉,改养60 头牛。为此老父亲气得一宿没睡着,半个月没和他说一句话。“爸,咱们跟着廷大叔干肯定没错。” 达胡巴雅尔和父亲保证。3年之后,达胡巴雅尔家的牛出栏了,收入增加了,草场也恢复得更好了。

  廷·巴特尔的“蹄腿理论”在草原上一炮而红,来“拜师学艺”的牧民络绎不绝。每次有人来参观学习,廷·巴特尔都扔下手头的活耐心讲解,遇到贫困牧民还会免费赠送他们草料、草籽等。有人和他开玩笑 :“廷大叔,你把别人都教会了,不怕他们抢你生意?”廷·巴特尔却回答 :“扶贫助困、

  带领牧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廷·巴特尔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得有多重,额尔登其木格心里最清楚。

  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雪灾。

  廷·巴特尔放心不下嘎查的牧民,愣是用铁锹和双手开出一条通往牧民家的“雪路”。萨如拉图雅嘎查有83户牧民,他们如星星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住得最远的牧民有80多公里。直到将嘎查所有的牧民全部走访完,排查完所有隐患,廷·巴特尔才安心回到家。“就是这不要命的性子。” 额尔登其木格既无奈又心疼地说。

  在政府的帮扶和廷·巴特尔的带动下,萨如拉图雅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草场生态得到了恢复,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们的收入也大幅增加,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8万元。

  2018年,廷·巴特尔卸任嘎查党支部书记,“孩子们长大了,是时候将草原交到孩子们的手上了。”

  退休后的廷·巴特尔爱上了摄影,时不时到草场上找几个角度,拍几张照片,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宣传美丽的大草原。“虽然退休了,可我还要继续为我最爱的大草原发光发热!”夕阳西下,廷·巴特尔的脸庞被染成了古铜色,看着眼前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草原,他喃喃自语 :“人们向往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

  这就是草原上的英雄——廷·巴特尔,一个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时刻将群众放在心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延·巴特尔优秀个人先进事迹范文篇6

  眼角爬出了岁月赋予的皱纹,十指关节处有明显突出的老茧,这些都是67岁的廷·巴特尔扎根草原48年的印记。

  9月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绿意已逐渐褪去,但闲不住的廷·巴特尔甚少“蜗居”在家中,他像普通牧民一样每天要关心草场、饲料、气候变化等问题。

  他走路轻快,说话简练,但涉及到牧民致富的话题,则会破例,他对来访的牧民几乎做到有问必答,并尽可能用大白话深入浅出解释。

  连日来,面对一拨又一拨媒体记者的采访,这位_代表比平日忙碌了很多,甚至都顾不上接听电话。

  对于媒体在报道中给予他的溢美之词,他经常说的是“我本质上是个普通牧民”“与草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1955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廷·巴特尔,是新中国开国将军廷懋之子。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他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成为了一个牧民。

  他回忆说,19岁那年,戴着父亲的旧军帽,来到锡林郭勒浑善达克沙漠腹地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偏远、贫瘠、封闭和落后的景象。

  草原牧民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般田园、安逸,“阿巴嘎旗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平均降水量仅为2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由于寒潮、大风多发,自然条件恶劣,全嘎查80户牧民多半是贫困户,蒙古包里被烟熏得黑黑的,生活设施奇差。”

  廷·巴特尔几乎是从踏上萨如拉图雅嘎查的那一天,就想着改变这里的面貌。

  1975年7月—1976年11月,廷·巴特尔任萨如拉图雅大队(后更名为嘎查)乳品厂厂长,带领全厂职工将原本濒临倒闭的队办集体企业扭亏为盈。

  1976年11月,廷·巴特尔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父亲廷懋送给他一本党章,并叮嘱他“千万不能辜负党组织的期望”。这一年11月,廷·巴特尔当选为萨如拉图雅嘎查队长(即嘎查委员会主任)。

  1978年开始,与廷·巴特尔同一批到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的知青陆续返城,但他没有离开。父亲廷懋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最终,同一批插队的知青里,只有廷·巴特尔留了下来。

  留在草原上的廷·巴特尔,在主持推行草畜双承包制工作时,主动把当时全嘎查比较好的牲畜和草场分给其他牧户,而把植被状况较差的草场和体质最弱的牲畜留给自己,并将集体的棚圈、马车、拖拉机等全部分给牧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廷·巴特尔所在的草原生态出现退化,他向牧民反复宣传:“牲畜不是命根子,草原才是命根子。”“不能一味靠增加养殖数量来提高收入……”可大多数牧民不理解或难以接受他的说法。

  他决定先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

  1986年5月,他卖掉自家60只羊,把自家300亩草场进行围栏封育、划区轮牧,在休牧的草场上播撒草籽,搞棚圈建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活条件也明显得到改善。牧民们看到后,纷纷效仿并获益。

  1990年4月,廷·巴特尔开始把自家承包的5926亩草场划分为9块,满足四季放牧需求,开辟了打草场、牛犊放牧草场、备用草场、经济区和生活区,各区相互隔离,相对独立。仅几年时间,当初被他承包的全嘎查最差的草场,便得到了有效恢复。

  廷·巴特尔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工匠,他用彩钢瓦等材料制作了一种移动旱厕,这种旱厕外形别致、简单轻巧,可以在草场上便捷移动。

  他在受访时介绍,“在一个位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更换一个位置。旱厕移动后,在填补的厕坑上方种上一棵树,既保障了树木所需的肥料,又保护了草原生态,一举两得。”

  外界认为,这可能是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最早践行的“厕所革命”。

  1993年10月,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为了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他提出著名的减羊增牛“蹄腿理论”。

  这一理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养1头牛的收益和5只羊的经济收益大致相当,但1头牛只有4条腿,吃饱了就卧着,而5只羊有20只蹄子,不停走动还刨草根吃。5只羊对草原的踩踏要大于1头牛。”

  廷·巴特尔决定给牧民兄弟打个样子,他将自家400多只羊全部卖掉,改成养殖肉牛,引进优质牛种和本地牛杂交,进行牲畜改良和畜群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恢复、收入增加的双赢目标。

  廷·巴特尔还是草原上治理沙漠的先行者。

  他为了找到治沙的好办法,曾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亲手绘制治沙地图,想方设法引进优质牧草种子和优良树种,反复进行发芽试验,形成“春季黄柳扦插、雨季草籽播撒、秋季平茬复壮”种植经验,向全嘎查推广。

  扎根草原多年的廷·巴特尔,2000年4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此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2002年6月,廷·巴特尔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人物,随后,中宣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廷·巴特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赴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宁夏等省市区进行巡回报告。

  2003年1月,廷·巴特尔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2月,中宣部、人事部、农业部授予廷·巴特尔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奖章;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廷·巴特尔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此后,廷·巴特尔当选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政协副主席;2005年5月,国务院授予廷·巴特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各种荣誉到来后,廷·巴特尔并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2008年9月,廷·巴特尔带领牧民群众改进牧业生产方式,提出了“打草不拉草”的生产方法。

  “打草不拉草的好处是:第一,保证草的营养不流失,并且草籽可以更多地留在草场上,形成自然播种,有利于草场恢复,同时营养充分的绿草可以保证牛在冬春季有好的膘情基础;第二,省去了拉草、储草环节和冬季每日给牛添加饲草的人工劳作;第三,可以保证牛的粪便留在草场上转化成有机肥料,归还草原。”他对媒体给予这样的解释。

  让廷·巴特尔念兹在兹的还有他的牧民兄弟们如何增收致富。

  让他欣慰的是,目前,当地牧民群众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植物,有效遏制了草场沙化退化现象,多年不见的鹿、狍子、狐狸等野生动物现在随处可见。萨如拉图雅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牧区通了电,修了路,家家住上砖瓦房,开上了小汽车

  2009年迄今,廷·巴特尔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他开始在锡林郭勒盟农牧民培训中心当“老师”,为牧民传经送宝。

  该培训中心建在萨如拉图雅嘎查,廷·巴特尔结合自身奋斗经历,向牧民传授家庭牧场建设和科学化养殖经验,阐述他最新提出的“利润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生态最佳点、劳力最优点”四个平衡理论。

  如今已卸任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表示:“为牧民讲课是我最看重的事,每年有2万多牧民来听我的课。”

  2021年6月29日,荣获党内最高荣誉--_的廷·巴特尔表示,自己的根在草原,自己本质上就是个普通牧民,“我要永远留守故乡、守护美丽的大草原、把扎根草原近50年的实践经验传授给牧民群众,保护生态,建设草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对于即将召开的_,他说,与牧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是毕生的追求。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 巴特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