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篇(全文)

时间:2023-08-14 16: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篇(全文)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一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宁波奉化市居敬小学    张素珊 第二单元:江苏徐州铜山茅村实验小学   王芳 第三单元: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兴学校   董茂娉 第四单元: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曾小红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学校方 靓 2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 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后记: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师: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由于它们个头太小,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他们常与这些小家伙为伍并以观察它们的生活为乐。比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在田野里对昆虫进行观察,发现了许多昆虫的趣事,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现代的研究者运用更为先进的摄影设备对昆虫世界进行拍摄,让我们来看看摄像机镜头下的奇妙的昆虫世界吧!(师播放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1)师: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师:(待学生观察得差不多不再有兴致时,发给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如果每个学生自备的,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为使学生能坚持观察,可在科学活动室内布置一个“昆虫世界”,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的观察发现和课外阅读的摘抄进行展示,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而且小组间的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在网上开辟一个这样的空间。对于学生的发现和成果老师因及时进行表扬或展示,及时的反馈有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热情。) 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 实践活动: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教学后记: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过程与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        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 物质        糖        盐        味精 记忆中                        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7页方框

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一个生字“炭”,明白它的意思,并能组词。

2.学习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广法。

3.文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及情趣。

4.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的一年四季的不同的情趣。

教学时数:二课时。

基础知识:

炭 tàn (炭火)(煤炭)(生灵涂炭)(雪中送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二类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文章或古诗?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各的特点,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随笔——《四时的情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感悟文意,解析并诵读课文

1.给课文分段:每个自然段都自成一段。

2.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从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能看出来。

3.小组选择四段中你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一段自学课文。

要求:汇报时要讲出你所选择的季节的情趣在哪里。可

小组同学一起汇报,互相补充,也可推荐一个代表汇报。

4.学生汇报,读讲结合,读出四季的情趣。

5.总结: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发没发现,清少纳言在这篇文章中,语言有什么特点。

A 每段中都有一个“”——精练,真实,朴实。

B 这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趣味的、也有意思、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这是不大好看的——语言自然,随意,真实。

C善于捕捉并描写一些细小的、微量的、清淡的景象,都是淡淡的几笔,像一帧帧速写简笔画,表达一种优雅、微妙的情怀。这里没有壮观浩大的景象、强烈动感的景象;甚至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回避“大景”,而钟情于这种细物微景、清淡物象。所以清少纳言的文字都不渲染,却非常耐读。一些其实人人都能发现的常识,她却津津乐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处理课后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这些词语:

破晓 辉煌暗夜 减退 飘横 流萤 情趣 归巢

二、练笔,写写你眼中的“四时的情趣”。

三、布置课后作业

1.所学的生字抄写、组词。

2.抄写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

春:破晓

四时的情趣 夏:夜里

秋:今晚

冬:早晨

四上教科版科学教案及反思 篇三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了爱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

三、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开拓学生的信息渠道,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下册 五年级 教科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篇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