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3篇

时间:2023-07-27 0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3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3篇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下面是整理的3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 浅析“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 篇一

[摘 要]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既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又有其独特的实践外延。领会其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仅会使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领导更有力、政绩更突出、基础更稳固、人民更爱戴,而且也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推动全党全民早日成就伟业。

[关键词] 全体人民 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提法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正如中共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所说:“‘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意思虽早有体现,但这一表述也属最新总结。”① 它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体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的信心,体现了利为民所谋的诚心。

一、“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深刻理论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任务彰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高价值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表明党中央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这也是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的“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运用与发展,是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高度概括和精彩发挥。“共建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充分证明了全体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而“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②。

“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短短十二个字充分表现出了党中央要将构建和谐社会当成全民事业来完成的迫切心情。其中“全体”和“共同”两个词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任务,全体人民都要把它自觉地扛在自己的肩头,因为这不但是自己的事业,亦是为自己造福;两个“共同”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全体人民齐动手,而且还要有合作精神,要携同作战。只有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最终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又会以公平的方式分配给全体人民,正所谓“‘力’取之于民,‘利’用之于民”。

“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建设的不仅有物质世界,而且还有人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也是建设的内容之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将无从谈起,我们也就无从共同享有全体人民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所以,全体人民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同建设”是一个改造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共同享有”是一个检验的过程、分配的过程;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既是建设的对象,又是分享的成果,贯穿于建设与享有的过程始终,是全体人民不断运用并不懈追求的。正确认识“全体人民需要共同建设的”和“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共同管理共同监督”是“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独特实践外延

虽然在《决定》中表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但笔者认为“共同管理共同监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理解“共建共享”这一表述时的外延。

全体人民在共同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要对建设环节及成果进行必要的管理。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各成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要埋头苦干、爱岗敬业,而且有权力和义务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必要的管理,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防止成果流失及不合理分配。这种管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成对阶段性建设成果的经营,即通过最优化管理将阶段性成果适当积累,以利于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奠定雄厚基础,保证共同享有成果的最大化。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全体人民在具备建设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管理能力,解决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矛盾,竭力将建设成本降到最低,使整个建设进程顺利进行。“共同管理”之意寓于“共建共享”之中,“共建共享”也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管理”。但要注意这种管理的合理性及有序性,反对无理、无利、无节的管理。

“全民共建共享”的外延不仅有“共同管理”,而且还有“共同监督”。共建共享的主体全体人民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不可避免地拥有不同的思想觉悟、道德状况和工作能力,这种差异在共同建设社会的过程中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积极有益的方面要给以鼓励,消极有害的方面则要通过有效的监督系统发现、处理,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和蔓延。同时,这种监督不是个别的,而是全体人民共同的监督,是一张巨大而坚固的网。监督系统的启动,可防止各种能源的浪费,保障建设过程和谐有序。不仅如此,在全民共享建设成果之时,同样需要监督。要使建设成果在共同享有时得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使用,就需要在共同监督之下来完成,这种对他人、他物的监督同时也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由此推动全民共建共享的真正实现。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体现一种主动性,具有极强的感召力,使全体人民置身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中;“共同管理共同监督”则体现出一种约束性,具有很大的规范力,帮助全体人民有效实践,捍卫劳动成果,使社会发展高速而可持续。“全民共建共享”的内涵与外延相得益彰,最终形成打造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

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同时,从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的领导作用是决定性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共同建设,更没有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所以,我们党要完成这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就要在各个方面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使党在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党内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党的活力和团结的统一。因此要做到:第一,使全党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致。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第二,党员时时处处按章办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内各项章程,自觉遵守并维护,这是实现党内和谐的根本保证。第三,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真正促进党内和谐。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全委会、会工作规则,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在党员干部之间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要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得失,尊重领导,尊重下属,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促进党内工作和谐有序地开展。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群众。“共产党员既要成为带领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贴心人,与此同时,共产党员又将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得到教育、提高,接受群众最直接的监督,从而更好营造党和群众鱼水相依的联系,这必将大大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更加辉煌,惠及十多亿人民的小康社会将会变为现实。”③

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要求党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本领,加强先进性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新的重大考验。要想经受住这一考验,并取得实效性进展,就必须做到:第一,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能力提高的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导向,改进领导方式,拓宽能力提高的实践途径,使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第二,强化党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全体人民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踏实做好。第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民共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基层。要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力。第四,及时进行理论研究。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很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为全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五,纯洁党的队伍,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全党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维护党内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从思想根源抓起,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塑廉政党风,建和谐干群。○

注 释:

①汤耀国:《六中全会前瞻》,《望》2006年第40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9日。

③汤耀国、苗俊杰:《解读六中全会精神》,《望》2006年第41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篇二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的对策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总要求、基本途径、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途径;自身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2、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国民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在现阶段,公平正义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买卖双方的利益和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因此,公平正义就是要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尊重差别,通过适当的政策把差别转化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德的要求。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4、充满活力是社会成员激发出来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需要激发。尊重创造,就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不同社会阶层都把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产要素优势融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

5、安定有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社会不稳定现象要比社会不和谐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时仅仅用调和的方法不能奏效。要求不断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公民自治,让公民依法管理自已的事务,最大限度地把社会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延伸。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在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1、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的不平等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承认差别,而不是否认差别,更不能人为地消灭差别,差别既可产生动力,也能导致冲突。实现防止冲突、推动发展的目标,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3、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应当尊重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实现不同经济成分的均衡发展。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四、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地位重要。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历来重视改善民生,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现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所谓“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党政机关服务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取决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教育、文化、卫生、就业、住房、尤其是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五、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 重视德育,共建和谐社会 》 篇三

摘 要: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力求塑造完善的人格,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规范,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我国德育经历了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虽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进行德育的方法,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去。不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完全人格,双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3-0000-0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育是建设社会文明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

一、德育的功能和发展

1.德育的本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中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德育工作,认为德育是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途径,不是一个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德育的根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塑造完全人格,二是引导学生认同并遵守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服务。德育的开展亦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论指导,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凸显人之为人的类属性,塑造完善人格,释放出无穷的人格魅力。

2.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

德育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中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由官本到民本到人本的转变。商周时代是以官为本。“民本”观念首先由春秋末期的孔子提出,后来孟子又对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仁者,莫大于爱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中的民并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臣民,即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听从统治阶级安排的臣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谓的民在人格建构上,崇尚儒家的“仁”“礼”和“中庸”,这样都压抑了个体的创造品质。以民本为核心的德育造成了人精神上的缺失,违背了其最终意愿。人本的含义是针对全体人而言,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永远是主体,永远是关键,更多的在于去体现整个人类的价值。人本德育的理念下,学生不是工具,他是目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以他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作为目的。

二、重视德育

1.以“人本”思想引导德育的开展

“人本”德育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发展。“人本”要求德育应以学生的更好发展为目标,以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根本任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告诉我们健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和谐统一。他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第二是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第三是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目前我国人格发展正处在由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时期,德育的正确方法是全面发展人的力量,减少对物的依附,向“自由人格”的目标而努力。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人性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全人格的需求,采用符合人性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特质充分显露,情感得以释放,精神获得充实。

2.“双主题互动式”的德育方式

教育是双向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德育过程中,双主体都应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成为积极的行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德育活动,做符合德育工作的行为。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为人师的重要性。身为人师,其本身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重大责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时时处处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育者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它们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理论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消化、吸收和运用。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这个复杂的“统一”,除了必须包含“德育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统一外”,还包含以下三个复杂的“统一”,即“德育过程与学生带着原有‘意识框架’参加的特殊接受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自我意识分化和同一过程的统一”“德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主体时,德育完全人格塑造的目标要求此刻的受教育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吸收符合道德观念、人格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识,而摒弃头脑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3.深化德育改革

学生的道德工作是有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共同构成的。人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重视德育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建构适应德育本质的教学体系,把德育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第一,从小学到大学,建设德育课程与具体知识课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我国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学校没有开展德育的相关课程,导致当地德育工作的滞后,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负面影响。德育工作在任何条件下都应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培养创造性智慧和能力。德育的“双主体互动式”并不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否认,而是一种肯定。传统德育工作普遍重视学生的接受与掌握能力,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灵感得不到激发,能力得不到训练,其潜能不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开发。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比单纯的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这是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根源所在。再次充分重视德育实践,不把德育教育仅仅局限在意识的范畴之内,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中学习理论、实践理论,让理论活起来。

三、德育的意义

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以及处事不慌、遇事不乱、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德育对完全人格的塑造,对人的意志、情感、能力和智慧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顺应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的关键步骤。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主体能力差,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很少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加工和运用,我国学生的创造力和别国相差甚远。人本理念要求改变以往德育“人的缺位”的弊端,实现学生的更加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问为什么,在问题中掌握知识,在知识中锻炼能力。德育立足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更多的人得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作用。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3篇 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