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计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4-05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帽计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草帽计3篇【优秀范文】

草帽计 篇一

教学要求:

l、让学生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作战巧计破敌的情况,学习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

2、默读课文,在理解第三、四节意思,理清层次的基础上,详细复述这两节。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隐蔽、踪影、举世闻名、人困马乏、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10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贺龙同志巧计破敌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镇静,足智多谋的品格。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详细复述课文片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呢?(长征)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草帽计”就是长征途中发生的许许多多小故事中的一个。

2.  出示课题:《草帽计》,师点出“计”,组词:计划、计算、计谋、计策

问:什么叫“草帽计”?(利用草帽设计的计谋。)

3.  你知道这个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吗?(贺龙)你对贺龙了解多少?

简介贺龙: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

4.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回答问题。

那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怎样使用“草帽计”的呢?

2.  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正音。回答问题。

三、整体进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能力

1.自由朗读课文,谈谈你觉得贺龙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划出来,并读好它。

3.出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

师点出“神”,请同学查字典解释“神”。(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

4.课文中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贺龙的“草帽计”真神呢?请同学分别从——

(板书:贺龙、红军、敌机、白军)这几个角度来考虑。

在书上找找圈圈划划,分小组讨论。

交流:

贺龙:

★贺龙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命令全体指战员把草帽随手扔掉。

(“仔细观察地形”看出贺龙的指挥才能,从他作出的命令看出他胸有成竹。)

★贺龙笑了笑,指挥部队迅速转移。

(“笑了笑”一词传神地写出当时贺龙同志对自己的巧计有充分的把握。

红军:

★红军战士虽然都戴着画有红五星的草帽,还是热得汗流浃背。

(为下文贺龙实施“草帽计”作了铺垫。)

★战士们感到很奇怪,但还是服从命令,把草帽丢在路边。

(一是红军训练有素,服从命令。二是对自己的指挥员绝对得信任,按照命令去做定会胜利。)

敌机:

★走着,走着,忽然敌机来了。

(“忽然”一词写出敌机盯得很紧,来去无常,形势对红军非常不利。)

★敌机飞了好几圈,没有发现红军的踪影,便飞走了。

(说明红军隐蔽得好,这是一支具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素质良好的军队。)

★敌机发现了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部队,立刻呼啸着俯冲下来,一阵狂轰滥炸,把白军炸得死的死,伤的伤,叫苦连天。

(敌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中计。)

白军:

★不一会儿,侦察员跑来报告:“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一个团”说明敌人兵力之多。“赶上来了”说明敌人来的速度之快。这给正在行军的红军带来威胁,眼看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贺龙同志指挥若定,充分看出他的坚毅果断。)

★他们已晒得人困马乏,发现路边有草帽,自然满心欢喜,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捡起草帽往头上戴。

(敌人是怎么中“草帽计”的?地面上的白军不知是计,戴上了红军的草帽,空中的敌人以为发现了红军的队伍狂轰滥炸。)

四、熟读课文,写段练习:

贺龙看到,心想:( );

又看到( ),心想:( );

还看到( ),心想:( );

于是,他命令战士们(    ),果然。

战士们看到(  ),个个拍手称好,有的说:,有的说;“(  )”,还有的说:“(    )。”

五。板书设计:

草帽计

天气 炎夏 神

地形 平坦的山坳机

红军 汗流浃背  扔   妙

白军 人困马乏  抢   算

六、作业

1.  抄词并家默写;

2.  熟读课文。

3.思考:在这危险时刻,贺龙同志想到了用“草帽计”使白军互相残杀,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草帽计》教学与评析 篇二

教材分析

《草帽计》是“智谋”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设下计策,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的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贺龙的聪明智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山场、狂轰滥炸、举世闻名、人困马乏”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4.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的具体原因及过程,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相关资料,了解贺龙、蒋介石,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制作课件(资料、生词、句子、段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实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智谋

师:历史上有哪些人使用过智慧呢?

生:我知道有诸葛亮的空城计

生:周瑜的连环计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啊,那么我来告诉大家这些计策其实都属于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再来学一计——《草帽计》。(板书:草帽计)

生:齐读课题

2. 师: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什么是草帽计?

生:为什么要用草帽计?

生:谁用的草帽计?

生: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自渎提示:自由小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句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出示词语课件

山场 湘西 贵州 蒋介石 嗡嗡 侦察 葫芦 匪军

举世闻名 汗流浃背 镇定自若 摇头摆尾 骄阳似火 炎热难熬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人困马乏 眼冒金花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眉开眼笑 毫不介意 喜出望外 狂轰滥炸 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

生:指名读词语

师:正音

生:齐读词语

师:指导学生在正音的过程中,理解个别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师:我们按照情感色彩给词语划分一下类别,看看可以分为哪几类?

生:贬义词——摇头摆尾、人困马乏、眼冒金花、得意忘形、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喜出望外、血肉横飞、叫苦连天

生:这些词语在文中讽刺的是白军的丑态。

生:汗流浃背、骄阳似火、炎热难熬在文中描写的是天气很热

生:镇定自若、神机妙算在文中是夸奖贺龙同志的,是褒义词。

生:喜从天降、喜出望外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

师:同学们划分的真好。

生:再次齐读词语。

4.师: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生: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边画。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学生读后全班交流。

师:指名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设下计策,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

三、小结

课文的最后是红军胜利,战士们人人拍手称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那么贺龙的神机妙算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再次走入文中。

四、布置作业

1.默写文中的成语

2.熟读课文

草帽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全过程。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积累本课的成语。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贺龙用“草帽计”使白军自相残杀的故事,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神机妙算、克敌制胜的指挥才能。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教学难点:明白“草帽计”成功的几个必要的因素,体会“草帽计”的神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贺龙照片)贺龙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是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1934年的炎夏,在长征路上,贺龙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西向贵州进发,蒋介石的军队在后面紧追。当时白军拥有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而我方与敌方力量悬殊,处于敌强我弱的劣势。红军部队上有敌机的轰炸、扫射,后有敌军的紧紧追击,形式危急,迫在眉睫。如何摆脱敌人的追击?保存自己?贺龙想出了“草帽计”

2、板书课题,释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读生字、四字词语、成语。

3、齐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默读课文,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      ,贺龙同志带领一支队伍                    。在敌   我   的危急时刻,使用“        ”使白军           的事。表现了贺龙同志的             。

3、理清脉络:

第一段(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第二段(2~4):写贺龙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

第三段(5):写红军战士胜利后的愉快心情和对贺龙的称赞。

四、小结,初谈感受与质疑:

1、再一次快速自由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在红军长征路上,贺龙同志巧用草帽计消灭了敌人,战士们是怎样称赞他的?

2、理解“神机妙算”,质疑:“草帽计”的神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了解为何设下草帽计,初步感受贺龙的品格。

1、按提示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贺龙同志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句子,并说一说:

贺龙看到:                                                                      ,心想:                                                                        。

3、学生按上述提示说话,了解贺龙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

(1)天气热,敌人急需帽子遮挡烈日   (2)天上有敌机,地上有尾追的敌人,敌强我弱,情况紧急,不能硬拼  (3)平坦的山场,草帽上印有红五星,空中的敌军容易发现

4、初步评价贺龙:从贺龙的所见所做,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5、初步感受“草帽计”的神妙。

(二)了解我军和敌军的表现,感受两支军队本质的不同。

1、师:在贺龙实施草帽计的过程中,战士们和敌军都一无所知,他们各有不同的表现。按下面要求分组细读课文,写感受:

在贺龙实施草帽计的过程中,战士们和敌军各有什么表现?从中看出他们怎样?请在相应的描写旁写下你的感受。(提示:先找句子,再找重点词语,后写感受)

2、学生汇报读书感悟:

战士们扔草帽时的表现?地面的敌人发现草帽时的表现?天上的敌人的表现?

(1)学生根据有关描写分别评价战士们和敌军。如:战士们听从指挥、军纪严明的好品质;敌军的麻痹大意、愚蠢、有勇无谋等。只要讲到意思即可,教师可作引导。

(2)对比:战士们扔草帽和敌军抢草帽,了解白军的丑态(抓成语和比喻句)。

谈感受、对比朗读、小结两支军队本质的不同和“草帽计”成功的原因之一。

(3)从第4段中进一步了解白军的丑态。

3、从结果说说草帽计的神妙。

三、总结课文

1、看《草帽计》的动画片。

2、补充板书

3、对板书概述贺龙的草帽计

(1)概述的方法

(2)自由连说后指名上台说

四、作业:课本剧表演

推荐访问:草帽 草帽计3篇 草帽计 草帽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