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3-09-29 1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魏生金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应注重减负、增效、提质,要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找准教育目标,为学生精心筛选教育内容,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也应注意多元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从课程体系的综合视角来看,教师应整体规划、精准定位,整合教育资源、精简教育内容,大胆取舍,并采取探究性、灵活性、实践性的作业,以实现教育的有效“瘦身”,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双减” 初中语文 减负 增效 提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31

2021年以来,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双减”的一系列文件,其中也包括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规律,着眼于当下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保障学生权利、提高学生素养、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减少作业总量以及时长,帮助学生缓解课业压力。所以,在此背景之下,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和陈旧的教育方法被排除到教学体系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如此。所以,教师应深入研究如何切实提高整个教学课堂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时间恒定的基本原则之下集中发力,实现课堂“瘦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准定位教育目标

1.整体规划教育目标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考虑到教学设计的双线组织结构,使每个部分的教育内容都能相互关联,并且以逐層递进的形式推进,也使初中语文教学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从教学课程体系的综合视角来看,教师应整体规划、精准定位,并且整合教育资源,大胆取舍。也就是说,教师应考虑到所有语篇内容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应挖掘其中的人文主题,考虑到不同语篇之间的不同语文要素,结合这两者进行整体规划,以课程体系为综合视角,并进行资源整合,确保所有课程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呈现一定的连贯性,并且逐层递进,逐渐深入,精准定位教学的重难点,实现课堂“瘦身”。

2.精准聚焦教育目标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具体的语文教学方案时,也应仔细研读整个单元内容,以单元整体角度设计教育目标,以便观察在整个语文体系中单元的目标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应基于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进行思考。不仅要领会文章主题,同时也应领会编者在单元主题排布中的意图,按照所有语篇的综合特点进行整体考量,以确定教育目标。

例如,在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过程中,在人物塑造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剖析人物形象时也应考虑到人物活动所透射出的当代社会现象,梳理故事情节,以整体把握教育内容,再通过对于环境描写以及情节推动、渲染气氛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抓住小说创作的精髓。

散文教学也是同样。散文教学的特点就是行散而神不散,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去谋篇布局时也应深刻体味文章内涵,领悟写作技巧,感受作者情感。在一些论述类文本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论点概括、论据梳理等整体阅读的能力。在说明文的教育教学中,则应该考虑学生对于文章判断、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方式以及说明特征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当前阶段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实现整体聚焦,并准确定位教育目标,以顺利开展教学任务。

3.定位课后习题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部分的学习都配有相应的课后习题,它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而精心设计的教育题目,揭示了本篇文章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本节课程的学习与需求。

例如,在《纪念白求恩》这一课程的背后有一课后探究:“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归纳出文章之中的重点内容,讲一讲各个段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背诵某个自然段,划分层次,讲一讲不同层次之间应该如何过渡”。在课后探究的过程当中,主要是使学生可以落实单元所学知识,使学生可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情感,落实教育目标。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应该考虑到课后习题的定位,从而精准聚焦教育目标,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二、精简教育内容

1.解读文本,提炼教育价值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也应注意精简文本,解读文本,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首先,应在文章理解的基础之上突出重点,对文本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并且大胆取舍,选择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切实找准教育教学的着力点,抓住单元课程的重点问题,一课一得,不求多,只求精,这也就是语文教学中常说的长文短教,它的重点技巧应该在于文章的选点上。

例如,教师在讲解《羚羊木雕》这一篇语言学用课时,对于课程之中千姿百态的“说”的表示,教师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个语言训练点,将其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对文章中“说”的不同呈现形式进行综合探讨,引导学生在其中提炼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而在《秋魂》这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之中,其核心教育内容应该为“解读的钥匙”,从而以简驭繁,以少胜多,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精简教育内容,精要点拨,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从而举一反三,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之中还存在一些篇幅相对较长的文章,例如《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藤野先生》《太空一日》《奇妙的克隆》,等等。这类文章往往段落繁多,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主题深刻,但同时它们又是值得学生去仔细品味、仔细研读的好文章,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有所取舍、长文短教,使学生可以集中火力,针对其中一个问题,做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一课一得,从而逐步推进。

2.巧用练习,当堂落实目标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单元提示中曾明确指出:“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应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情节,并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应该对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对主题有自己的理解,深刻领悟到本单元内容学习的现实意义。”所以相应地,在单元课后就会有一定的思考性与探究性的作业。

例如,《变色龙》课后就有这样一个探究性的作业内容:“在本篇文章中,狗的主人指的是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奥楚涅洛夫的猜测在逐渐改变,态度也左摇右摆,通过阅读本篇文章,请学生们梳理本篇文章情节,完成图表。”还有“对于文章所讲的变色龙出于生存本能而变色,映射的奥楚涅洛夫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对于当下人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思考性与探究性的教育问题帮助学生提炼了单元主题教育目标,使学生可以从课后习题入手,梳理情节,感知文本,认识社会。

3.群文阅读,整合教育资源

在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重构、解析、整合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通过对于教材内外所有类似文章的有效整合来形成群文阅读,使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是对同一作家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整合,如在《渔家傲》的讲解过程之中,可以与教材之中另一首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学习,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感受在不同时期同一诗人因为不同的生存状态有哪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其次,就是对不同作家的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整合,例如对于秋景描写得比较好的诗词,如七年级上册曹操的《观沧海》以及马志远所写的《天作沙·秋思》,这两首古诗词同样描写秋景,却有着大相径庭的感受,将其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分析、了解不同作者在面对同样的困惑以及同样的秋景时产生如此大变化的原因,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切景语皆情语”。除此之外,对于同一主题的现代作家,教师也可以将其作品进行整合,例如,《春》和《济南的冬天》同样是描写四季,同样是描写自然美,将其整合在一起作为群文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语言、构思以及表现手法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以上是对教材内部资源的整合。除此之外,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拓展,从一到多,实现辐射阅读,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三、巧设课后作业

1.细化目标,分层设计作业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博士也曾经明确表示,没有目的的练习就是一种原始的实践,是冗杂的、多余的、没有意义的重复锻炼,而有目标的练习往往更具方向性,也能取得更为良好的教育成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注意分解教育目标,分层设计作业,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清晰明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效发展。

首先,在设计作业时应设计具有可操作性、更具体的作业,将原本的“配套完成相应的习题册”修改为“在一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配套练习册的第几题”,只有将作业布置得更加具体,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之中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笼统的表达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排斥和抵触的心理。其次,作业应该分层设计。不同阶段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学习基础等都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可能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在三分钟之内就能完成课后作业,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则用三十分钟都不一定能找到解题的思路。所以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布置作业,往往会限制优等生的发展,打击后进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明确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作业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从而设计分层作业,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后巩固所学,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仅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解白求恩先生的优秀品质即可;
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课外内容的学习,整合教育资源,说一说在不同人眼里的白求恩同志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对于你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既帮助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夯实了基础,同时又给予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实现了课堂的减负增效。

2.团队合作,设计实践作业

在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过程当中,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保证书面作业的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且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之下获得更好的发展,高效完成教育目标。且团队配合可以使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可以将原本传统的、低效的、重复性的作业修改为深度的、高效的、探究性与实践性并存的作业,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进行合作、交流与探讨,展开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植树的牧羊人》这一篇课文时,在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有一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同样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辛勤耕耘,凭借着自身非凡的毅力,栽种的不仅是树木,同时也是幸福与希望,你听说过哪些这样的人?尝试着记录一下他的事迹,为他写一段文字,说一说你内心真实的感受与想法。”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演讲。在开展这个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配合收集资料,有一些学生在讲台上将资料分享给其他伙伴,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可以切实打破现实与生活的壁垒,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提高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分组,可能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能够快速完成教师的任务,并不打折扣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完成教师的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划分学习小组,以先进带动后进,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共同发展,它可以帮助成绩较好的学生夯实基础,获得拓展性的延伸;
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取长补短,让其看到他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坚定语文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如今“双减”背景下,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应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并精心选择教育内容,实现教学“瘦身”。最后,教师也要巧妙设计作业,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语文高阶思维的发展,并对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提质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先枝《“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究》,《孩子》2022年第2期。

[2] 陈坪《落实“双减”要求  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教育导刊》2021年第11期。

[3] 尹雪梅《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助成长——“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课外语文》2022年第2期。

[4] 李逢昌《除弊减负还教育本真兴利增效强学生素养——论“双减”背景下提升語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2年第2期。

[5] 魏美娟《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调查现状及优化策略——“双减”政策下对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思考》,《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欢双减教师应初中语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推荐访问:增效 探讨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