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9-27 12: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徐鸿钧

摘  要:
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并把创新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竞赛三个构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浙江省7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研,检验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同时验证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一、创业学习、创业竞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创业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影响;
二、创业学习、创业竞赛对创业意向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影响;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学习、创业竞赛与创业意向间有中介效应,但其在创业环境和创业意向间不存在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意向;

创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3)04-0006-07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反复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必須抓紧抓实抓好,但在这些年疫情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遭到破坏,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不断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机制。故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同时,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显然能赋予社会更强劲的创新力,对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也能贡献重要力量。因此,学术界对如何驱动大学生进行创业展开了诸多研究。

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1-2]。诸多学者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行为的前置变量——创业意向上的研究。而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起初是对大学生的性别、专业、性格等人口特质进行研究,以及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教育部提出各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的要求,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主要集中在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氛围、创业学习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把创业竞赛作为变量研究与创业意向关系的则较少。但是创业竞赛却是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及创业竞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个中介变量到研究框架体系中,是对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影响研究的一个创新和完善。通过实证调研,能够厘清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学习、创业竞赛等创业教育方式对创业意向的作用,并借助实证结论,为政府制定创业政策、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等提供数据佐证,从而推动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

众多学者研究证实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起到正向显著作用。马永斌等学者对国内9所“双创”教育试点学校及10所普通大学创业课程的开设状况进行调研,指出大学生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业意向[3];
Gwynne指出开展创业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创业意向,是提升创业意向的关键工具之一[4];
Wang等学者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证实创业学习教育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积极的显著影响[5];
梁春晓等学者基于对全国性大学生调查得来的数据证实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起到显著积极影响[6];
邵文明指出创新环境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意向[7];
周勇等学者对江浙沪的在校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证实浓厚的创业环境对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向[8];
向辉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教育经历和创业竞赛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意向都有显著性影响[9];
杜跃平等学者通过对西安市410名高校学生开展问卷调研,指出大学生对创业环境的认识显著影响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同时证实创业竞赛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倾向[10];
王艳红等学者通过对440名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及政策支持等形成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正向的显著性影响[11];
胡瑞等学者指出开展创业竞赛等实践类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12]。

综上,学者们从不同创业教育方式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开展了研究。本文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竞赛三个构面,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故而提出假设:

H1: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H2: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H3:创业竞赛对创业意向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二)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严建雯等学者对554名学生开展调研,结果表明接受KAB创业教育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证实了进行创业学习对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性[13];
Wilson等学者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制定商业计划,参与企业模拟创建,从而提升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14];
木志荣基于对1443名学生有效问卷的调研,指出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及参加创业竞赛的学生都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15];
胡玲玉等学者研究证实创业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的影响[16];
常文豪等学者研究指出,提升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17]。

故而提出假设:

H4:创业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H5:创业学习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H6:创业竞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三)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

陈寒松等学者研究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之间呈正向显著性影响[18];
Mcgee指出可以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未来企业家的创业意向[19];
Wu等学者对334名MBA学生开展调研,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创业意向[20]。

故而提出假设:

H7: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呈正向显著性影响。

(四)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Florin等学者研究指出个体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可以提升创业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创业意向[21];
刘巍对江苏642名高校大学生开展调研,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2];
徐菊等学者研究证实创业自我效能感在计划、搜寻等阶段对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发挥完全中介作用[23];
曹科岩等学者基于对广深地区615名高校学生的调研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4];
木志荣研究指出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课程、创业竞赛等不同创业教育方式中与创业意向呈中介影响[15]。

故而提出假设:

H8: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之间呈中介作用;

H9: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意向之间呈中介作用;

H10: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竞赛与创业意向之间呈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定量方法开展研究,定量方法可以提供更科学的方法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设的关系,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索哪些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方式能够影响创业意向。

(一)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在创业教育影响创业意向的路径之间,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变量,构建本项目的理论模型,以此探讨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

(二)数据获取与样本

调查问卷面向浙江省高校发放,于2022年9月对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生开展调研,2022年11月收集问卷。因疫情影响,调研问卷通过线上问卷星平台开展。为了确保问卷质量和回收效率,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第一,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与学生关系更紧密,因此请各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来发放线上问卷。第二,调研问卷中包含了一个反向问题,如果学生给出了非相反的答案,则该问卷被视为无效。第三,根据问卷设计的内容数量,完成测试需要8分钟左右,因此问卷填写少于3分钟的和超过15分钟的都被当作无效问卷。第四,填写的内容重复或出现极端值也被视为无效。

通过整理,最终收回有效问卷752份。收回的问卷基本情况如下:男生为367人,占比48.8%,女生为385人,占比51.2%;
一年级为221人,占比29.4%,二年级为221人,占比29.4%,三年级为220人,占比29.3%,四年级(包括五年制专业大五学生)为90人,占比12%;
理工类专业学生为325人,占比43.2%,经管类专业学生为211人,占比28.1%,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为180人,占比23.9%,农学、医学、艺术等其他专业学生36人,占比4.8%;
在是否参加过创业类竞赛统计中,参加过创业类学科竞赛的人数151人,占比20.1%,未参加过的601人,占比79.9%。

(三)变量设计

本问卷研究变量主要为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其中创新创业教育由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竞赛三个构面组成,问卷采用Likert量表5级计分制,题目填写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借助统计软件SPSS 26.0分析研究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变量的题项设计以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设计调研题目,主要如下。

1. 大学生创业意向量表

创业意向量表主要借鉴Gelderen等学者[25]和胡玲玉等学者[16]的问卷量表。题目分别为“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创业者”“我将全力以赴地创办自己的企业”“开办自己的公司才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我会在5年内创办自己的公司”,共4道题目。

2. 创新创业教育量表

创新创业教育由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竞赛三个方面构成。创业环境量表主要借鉴胡玲玉等学者[16]和王心焕等学者[26]的问卷量表,题目分别为“学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等条件的支持”“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政策的支持”“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场所等条件的支持”,共5道题目。

创业学习量表主要借鉴梁春晓等学者[6]的问卷量表,题目分别为“从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中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从创业实践项目中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创业教育中培养的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从社会网络中获取创业所需的知识”等4道题目。

创业竞赛量表主要借鉴木志荣[15]和潘炳超等学者[27]的问卷量表,题目分别为“我想过参加创业类竞赛”“学习过创业计划书的写作”“参加过创业类竞赛的培训”“接受过创业竞赛的指导”。

3. 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創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要借鉴了Linan和Chen[28]、木志荣[15]和胡玲玉等学者[16]的问卷量表,包括“创办一家公司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具备掌控公司创业全程的能力”“清楚创办一家企业的细节”“我知道如何制定创业计划”“觉得与别人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相信努力就能实现目标”,共6道题目。

借助SPSS 26.0统计软件开展因子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结论来删选变量题项,从而确保问卷题目的有效性。第一,删除因子负荷量小于0.6的题项;
第二,交叉排列负荷量大于0.4的题项;
第三,确保每个维度的题目间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3,修正后的项与总计相关性大于0.5;
第四,每个构面的克隆巴赫Alpha大于0.7。根据以上要求,创业意向中的“我会在5年内创办自己的公司”删除,最终由3道题目构成这个构面;
创业环境删除“学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最终由4道题目构成这个构面;
创业自我效能感删除“创办一家公司对我来说比较容易”,最终由5道题目构成这个构面,其他构面的题项都符合统计要求。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问卷信度测量

本研究对每一个潜变量的观察测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旋转后收敛所得各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和每个构面的信度。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每个构面的信度在0.8以上,表示数据内部一致性较好,而每个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也都在0.7以上,说明可以用于测量相应构面,符合本项目的要求。

(二)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构面所包含的题目理论上要有足够的相关,一般要求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大于0.5,AVE>0.5表示构面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区别效度则是对角线置入AVE开根号值,当AVE根号值>其他构面相关系数,表示区别效度成立。

根据表2所示,五个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表示每个构面的收敛效度较好;
AVE根号值均大于其他构面的相关值,表示区别效度成立。由此可见,该模型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非常理想。

(三)研究假设论证

1. 模型的路径分析

根据本项目的理论模型,借助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路径分析,分别以“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路径分析,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德宾-沃森系数均为2左右,表示数据符合样本独立;
R2均大于0.4,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中度的解释能力;
VIF均小于5,表示自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问题。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的路径分析中发现,EL的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454,说明创业学习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最重要的变量;
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的路径分析中发现,EC的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339,说明创业竞赛是创业意向影响最大的变量。

根据表3中的显著性可得,创业学习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影响,所以H5假设成立;
创业竞赛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影响,所以H6假设成立;
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竞赛对创业意向呈显著影响,所以H2、H3、H7假设成立;
创业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性影响,故H1、H4假设不成立。

2. 模型的中介效应

借助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及Sobel[29]的中介效果研究算法,验证模型中三个中介效果。在依照Sobel Z test计算联合标准误的基础上计算Sobels Z test值,当Z值大于1.96时,表示中介效果存在,根据分析结果,Z值大于1.96,说明存在中介效果,其中一个小于1.96,表示不存在中介效果。具体数据见表4。

根据表4所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学习、创业竞赛与创业意向中存在中介效果,故H9、H10假设成立;
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中不存在中介效果,故H8假设不成立。两个中介效果中以创业学习到创业意向的Z值最大,表示创业学习更能够透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向。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相关学者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基于浙江省高校752名大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创业环境、创业学习和创业竞赛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实证结论。

第一,创业环境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意向不存在显著性影响,该研究结论与胡玲玉等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也是本研究的新发现。宏观上来看,全球经济不景气,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破产或者濒临倒闭,导致大学生对成功创业缺乏一定的信心,而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也因此不浓厚;
微观上来看,可能是由于调查时间在疫情期间,高校以学生生命安全保障为第一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方面,而未能很好地营造创业的氛围。因此,创业环境未能积极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第二,创业学习、创业竞赛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创业意向存在正向显著性影响。该研究结论与马永斌、木志荣和Wang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均值只有2.501,显然这些年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值只有2.703,也是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这些年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另外,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关注不足,且高校以灌输式的创业课堂教育为主,学生缺乏创业实践学习及创业经验,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第三,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学习、创业竞赛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中介作用,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的观点与杜跃平等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有关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间关系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状,多是由于这些年疫情期间各高校在创业氛围方面缺少环境上的营造。

(二)对策建议

本研究发现在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方面,创业竞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339,是自变量中影响最大的。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的路径分析中发现,创业学习的标准化系数最大,为0.454,说明创业学习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最重要的变量。在中介效果分析中,发现创业学习更能够透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向。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本项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善优化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激发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创业学习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创业学习是自变量中最能够透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向的。因此,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认为能力差无法就业才选择创业的传统认知,驱动创业课程改革,使得改革后的课程更贴合社会需求,激发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创业学习的有效性。

第二,构建“大竞赛”范畴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竞赛,提高学生参赛率。根据研究统计得知,参加过创业类学科竞赛的人数为151人,仅占20.1%。高校应该构建“大竞赛”范畴体系,打破学科竞赛狹义框架,将科研训练计划、新苗计划、国家创新创业计划等科研项目,与创新精神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类竞赛都纳入“大竞赛”范畴。根据学生年级不同,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竞赛,比如大一年级学生参加专业类社团科技活动、SRIP科研训练计划等活动,使参与率覆盖全部大一学生的90%,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挖掘创业兴趣;
积极鼓励大二年级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校级比赛及新苗计划,使参与率达到60%。经过两年的铺垫,势必激发学生在高年级段的创业兴趣,鼓励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学生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创业类竞赛。通过提升学生参赛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第三,形成多样化创业教育方式,提升创业教育效果。根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其创业教育方式有限,应该把创业竞赛、创业论坛、创业讲座、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等方式都纳入创业教育,形成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方式。可以把创业教育划分为理论性创业教育和实践性创业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年级进行划分,制定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与不同的创业教育方式来修读学分,以兴趣为主导,吸引学生参与创业学习和创业活动,提升创业教育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参考文献:

[1] KRUEGER N,CARSRUD A L.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Entrepreneurship Regional Development,1993(5):330-351.

[2] LINAN F,RODR?魱GUEZ-COHARD J C,RUEDA-CANTUCHE J M. Factors affect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levels[J]. Ceneral Information,2005(2):195-218.

[3] 马永斌,柏喆.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50.

[4] GWYNNE P.More Schools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2):6-8.

[5] WANG J T,CAI L,MURAD M,et al.Impact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factors on sustainable enterprise development: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network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s[J]. SAGE Open,2021(3):1-15.

[6] 梁春晓,沈红. 创业学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22(1):54-62.

[7] 邵文明. 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7(1):21-23.

[8] 周勇,凤启龙,陈迪.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的影响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4(17):33-37.

[9] 向辉,雷家骕.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20-124.

[10] 杜跃平,马元凯,王林雪,等. 创业环境认知对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16(8):38-41,51.

[11] 王艳红,冯伟远,王艳霞. 创业環境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J]. 教育探索,2013(1):150-151.

[12] 胡瑞,王伊凡,张军伟. 创业教育组织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J]. 教育发展研究,2018(6):73-79.

[13] 严建雯,巫程成,王彭.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105-1107.

[14] WILSON F,KICKUL J,MARLINO D. Gender,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and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7(3):387-406.

[15] 木志荣. 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关系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6] 胡玲玉,吴剑琳,古继宝. 创业环境和创业自我效能对个体创业意向的影响[J]. 管理学报,2014(10):1484-1490.

[17] 常文豪,吕慈仙.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创业课程经历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22(2):34-43.

[18] 陈寒松,陈宣雨,林晨. 创业学习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 经济管理研究,2017(5):28-32.

[19] MCGEE J E,PETERSON M. The long-term impact of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on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JSBM,2019(3):57.

[20] WU W Q,WANG H G,ZHENG C D,et al. Effect of narcissism,psychopathy,and machiavellianism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the mediating of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

[21] FLORIN J,KARRI R,ROSSITER N.Fostering entrepreneurial drive in business education:an attitudinal approa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07(1):17-42.

[22] 刘巍.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J]. 高教论坛,2021(11):95-99.

[23] 徐菊,陈德棉.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理研究[J]. 科研管理,2019(12):225-233.

[24] 曹科巖,尤玉钿,马可心,等.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高教探索,2020(1):117-122.

[25] GELDEREN M V,BRAND M,PRAAG M V,et al.Explain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8(6):538-559.

[26] 王心焕,薄赋徭,雷家骕.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5):116-124.

[27] 潘炳超,陆根书.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J]. 清复旦教育论坛,2020(5):47-54.

[28] LINAN F,CHEN Y W.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593-617.

[29] SOBEL M E. Asymptotic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indirect effect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1982(13):290-312.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XU Hongjun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divides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ree dimensions: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752 stu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to verif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but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Second,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and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ird,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has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ut it has no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创业意向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31期)2017-03-08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缺口缩减影响因素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4期)2017-02-27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导向与创业意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25期)2016-12-26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12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商(2016年21期)2016-07-06

推荐访问:创业 效能 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