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教学:让学生学会论点阐释

时间:2023-09-25 11:45:03 来源:网友投稿

陈光鹏 吕绍敏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均要求高中生要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以议论文写作为主的高考对学生也提出了论点阐释的要求。然而,学生在论点阐释方面还存在阐释准确性不足,阐释方法欠缺,阐释不清晰,甚至阐释缺席等问题,其中阐释方法欠缺是主要问题。议论文写作教学需要让学生学会论点阐释。教师可以根据常见、可教、可学原则,从论点阐释的方法入手,通过举例,将分析与案例结合起来,揭示议论文中论点阐释典型方法,以期对论点阐释教学有所启益。

关键词:议论文;
论点阐释;
写作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对自己的观点能进行口头和书面方式的阐述。高中语文教材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要求中也明确高中生要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全国高考写作命题仍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写作除了需要具备分析、论证能力之外,也需要进行论点阐释的能力。议论文写作实际中,论点阐释为论据的选择、论证的准确有力起着逻辑先在性的作用,避免在写作中出现论点游离、模糊、多意等问题。可见,议论文中论点阐释实为必要。

学生在议论文论点阐释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阐释观点时,准确性不足。具体表现是学生并未做到阐释观点的明确、清晰。第二,学生在阐释的方法方面严重欠缺。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论点的阐释无从下手,不讲方法的随意性阐释。第三,学生阐释观点时思路不清晰。具体表现为各种阐释方法使用混乱,缺乏逻辑性。第四,部分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阐释,常常回避论点阐释,就会出现议论文写作中论点阐释缺席问题。具体表现为文章自动跳过论点阐释,即使文章非常需要厘清概念时,学生也不会进行概念阐释。以上四个问题中,阐释方法的欠缺是核心问题。教师解决此问题可从论点阐释的方法入手,从而促进学生提升论点阐释能力。

一、定义阐释

定义阐释法指在议论文写作中对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或短语,通过下定义的方法进行内涵和外延解释的一种方法[1]。如“平行四边形是两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定义阐释通常采用“种差+属”的方式来下定义。作为概念被阐释对象与其上位概念之间是从属关系。进行定义阐释时,学生可以找到被定义对象的上位概念,然后找出被阐释对象与同属上位概念下其他不同对象之间的区别特征,进而凸显被阐释对象的特点。定义阐释法往往在本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采用“……是……”这种下定义的句法形式揭示中心论点中关键词的含义。所以,定义阐释法即是作者用定义的方法达到对中心论点本质的揭示的一种方法。例如学生在写作《成长的节奏——移用、化用、独创》时:

什么是移用、化用、独创呢?移用是在原来基础上直接迁移借用的方法,化用则是在迁移借用基础上转化时使用的一种方法,而独创就是在迁移借用、转化使用基础上作出独立创造的一种方法。由此可知,移用源于不经加工的引用,有剽窃之嫌;
化用源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独创源于实际作出别具匠心的原创之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命成长的节奏也是移用、化用、独创的历程。

学生在文中提到本文的中心论点“成长的节奏——移用、化用、独创”,在本段学生通过概念阐释自己对“移用、化用、独创”的理解,揭示了本文依据材料而得出的“移用、化用、独创”的含义,展示出学生论点的具体立意,为后文继续论证“成长的节奏——移用、化用、独创”奠定基础。

由此可知,定义阐释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种差+属”的下定义方式,思考被定义对象的上位概念,然后理清被阐释对象与同属上位概念下其他不同对象之间的区别特征,最后采用“……是……”的句法形式闡释论点的含义。

二、打比方阐释

打比方阐释是通过使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的方法。本方法要求寻找喻体,以打比方的方法对论点作生动形象的阐释。打比方阐释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论点经过阐释以后变得形象生动,同时彰显论点的思想性,还能增加文章的文采[2]。

例如学生甲在写作《开拓创新——绽放生命的绚烂》时:

人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开拓创新便是描绘五彩人生的油彩。生命是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开拓创新则是那奏响人生精彩的旋律。生活是一段精彩绝伦的舞蹈,开拓创新即是那迈出优雅的舞步。

例如学生乙在写作《开拓创新——文明的车轮》时:

开拓创新是灰暗岁月里照亮生命的那一缕微光,也是坎坷人生中点燃激情的那一粒星火,更是人类历史中吹醒文明的那一缕春风。

学生甲在《开拓创新——绽放生命的绚烂》中使用比喻阐释的方法,通过把开拓创新比作旋律、油彩、舞步,把生命比作曲、画、舞,两相结合,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开拓创新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进而使读者更加明确了开拓创新——绽放生命的绚烂的含义。学生乙在《开拓创新——人类文明的车轮》中也使用了比喻阐释的方法,通过把开拓创新比作微光、星火、春风,阐述它们照亮、点燃、吹醒的功能,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开拓创新对于文明的重要性,进而使读者更加明确了开拓创新——文明的车轮的意蕴。

由以上案例分析可知,打比方阐释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寻找恰当事物充当喻体,既可以是山川风雨,也可以是花鸟鱼虫,还可以是歌诗画舞。凡物皆可为喻,贵在恰切。

三、引用阐释

在议论文写作中,引用阐释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成语典故等文字对文中论点进行阐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往往通过迁移化用而为己所用,从而对文中观点进行解释。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在运用引用阐释法过程中往往能化用名言警句、精辟之语,以此澄清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也能展现学生旁征博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写作《坚持——梦想的翅膀》时:

坚持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理想的执着与追求;
坚持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面对苦寒的不屈;
坚持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经历艰难的勇毅。

学生在首段概述材料后提出论点“坚持——梦想的翅膀”,第二段引用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形成排比句表达作者对“坚持”的理解,从而对“坚持——梦想的翅膀”这一观点进行阐释。对此,学生表达了对论点中心词的独特理解,又通过化用名言名句融入“坚持”这一话题,以此澄清作者提出的“坚持——梦想的翅膀”,也能展现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使论述显得文采飞扬。

由分析可知,引用阐释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成语典故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文题要求,调动积累,旁征博引,化为己用,从而对文中论点进行阐释。

四、举例阐释

举例阐释是通过举例的方法对论点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举例阐释就是选取典型事例阐释观点,通过列举多个事例,归纳事例中的共同之处揭示论点的内涵,以增强阐释的明晰性和形象性,让阐释更加生动可感[3]。

例如学生丙在写作《跨越,再跨越——与民族复兴共命运》时:

何谓跨越,再跨越?是扶贫英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不怕牺牲,全力攻坚,书写人类脱贫奇迹的接续奋斗;
也是航天儿女一步步走出地球摇篮,走向星辰大海,不断逐梦宇宙空间的自强不息;
还是中华民族从灰暗岁月中不断拼搏才奏响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壮丽战歌。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我们要跨越,再跨越,才能在祖国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与时偕行。

例如学生丁在写作《跨越,再跨越——与民族复兴共命运》时:

不屈是面对冰冷现实时的铮铮傲骨;
不屈是漫漫长夜中的无畏无惧;
不屈是伤痕累累时的永不言弃,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毅与热血。何为不屈?不屈是民族英雄岳飞面对国土沦丧时,“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丽誓言;
不屈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
不屈是功勋长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面对强敌时的毅然奔赴以死明志的无畏。

学生丙在第一段概括材料后,提出文章的论点“跨越,再跨越——与民族复兴共命运”,随后,在第二段通过举例阐释“什么是跨越,再跨越”,列举扶贫英雄、航天儿女、中华民族不断跨越的例子,接着又在举例阐释基础上总述本段的观点——我们要跨越,再跨越才能在祖国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与时偕行。学生丙选择典型事例,故而阐述得当,使“跨越,再跨越”概念更加清晰明了,让“跨越,再跨越”的阐释更加可信、可感。

学生丁通过岳飞、毛主席、志愿军战士的事例对“不屈”进行阐释。抽象的“不屈”通过岳飞、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事例得以形象化。典型的事例使不屈的精神渐渐清晰。

由以上案例可知,教师引导学生举例阐释时,要训练学生选取典型事例的能力,通过归纳事例中的共同特征以例释论。

五、语素阐释

语素阐释也叫拆字阐释。语素是在现代汉语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无法再往下分解的音义结合体[4]。被阐释对象往往是内涵不明确的概念,语法单位是词或短语。语素阐释就是通过对被阐释对象进行语法分解,把词或短语分解成语素,再对关键语素的含义进行推敲、斟酌、解释,根据语素解释以及语素组合对被阐释对象进行关键词或短语进行阐释的方法。语素是用来确定被阐释对象内涵的工具,通过对被阐释对象进行语法分解、解释、重组三步,从而揭示被阐释对象的含义。被解释的关键词的词义离不开本词的语素意义组合,弄清楚每个语素含义之后再解释整个被阐释词的含义。总之,语素阐释法即是将需要解释的词或短语拆成单个语素,再将已拆开的语素进行解释,而后对语素的含义进行综合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写作《立足本手,迎接妙手》时:

“本手”含义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本手中“本”就是本来、本分的意思。“手”在材料语境中是指手段、手法的意思。可知,本手其实就是在下围棋过程中,从符合规范、合于本分出招的方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为人处世中,本手则是指合乎常理、常识、规矩、规范待人处事之道。妙手或许遥不可及,但我们必须立足本手。

学生写作《立足本手,迎接妙手》时,首段概括材料后,提出文章的论点“立足本手,迎接妙手”。随后,学生在第二段通过语素阐释法,解释“本手 ”含义。学生通过分解“本手”为“本”“手”两个语素,再分别作语义解释,得出“本”就是本来、本分的意思;
“手”就是指手段、手法的意思。最后,学生对“本”“手”两个语素的含义进行综合,得出“本手其实就是在下围棋过程中,从符合规范、合于本分出招的方法”的结论。作者根據语素综合与材料语境进一步给出自己的阐释“本手则是指合乎常理、常识、规矩、规范待人处世之道”。学生通过语素阐释法,阐释“本手”的内涵,使“本手”的内涵更加清楚明白。

由案例可知,教师进行语素阐释教学时,需要先指导学生对论点进行拆分。论点拆成多个语素后,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拆开的语素进行逐一解释,最后对语素的含义进行综合。

综上所述,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学生论点阐释方法欠缺的问题真实存在且亟待解决。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常见、可教、可学原则,从阐释的方法、案例、要求入手,培养学生论点阐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德群.议论性散文的概念分析[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11).

[2]戴海泉.谈高考作文核心词概念的界定[J].语文天地,2019(25).

[3]王行泉.例谈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11(12).

[4]刘斯雅.定性分析 让议论更精准[J].中学语文,2018(27)

课题项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0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G202011)的研究成果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议论文写作教学议论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简谈“议论文”写作疯狂英语·新策略(2019年12期)2020-01-04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1期)2019-05-31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推荐访问:议论文 论点 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