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项目式学习,让初中历史课堂更高效

时间:2023-09-25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苏丽娟

【摘要】合理巧妙地开展项目式学习能将书本中抽象的问题真实化、具体化,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参与,更能架起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桥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关键词】项目式;
初中历史;
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是我国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历史事件的初级阶段,历史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人文素养、强健精神力量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而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完成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合理使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思想性以及趣味性。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规律。

一、开展学术类项目,增强教学理论专业性

1.确定主题,明晰目标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兼具确定目标与较高立意的实用教学方式,因此在“确定主题”环节,教师应当明确学习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历史学科关键概念与特点,在掌握课文内容知识及教材编者主旨意图的基础上提炼出本堂课的核心概念与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为例,该课内容较为繁杂、概念较多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学生在学习理解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在确定主题前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明确该课程的教学要点与难点,并提炼出诸如“十四年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等关键词。可以制定以下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梳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关键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结、理解全面抗战的内涵和意义。

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引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后续的学习更有导向性。

2.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流程和其中的注意事项,使得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且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共同探究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大团结”为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包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新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果分享的方法,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就“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及各民族分布情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依据”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成果分享。教师可以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和分析中,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引导其得出结论并对其中表现活跃的学生予以鼓励,以此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组建团队,并在设定好的环境内解决开放式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

二、开发实践类项目,提高学生思维延续性

1.创造情景,强化体验

项目式学习在历史课堂上也是一种情境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任务驱动式学习。因此教师在确定了课堂主体和学习目标后,需要创造出一个适切的学习情境,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吸收知识。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为例,课本中关于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图片过于单薄,可能无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与感悟空间。这时教师可以活字印刷术为例,在屏幕上投放活字印刷基本工序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对基本工序进行归纳总结并复述,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活字印刷术的直观印象。接着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活字印刷术在当时的优势:变死版为活版,将死字变活,同时节省了经济与时间成本。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活字印刷术在当时的影响,强调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一个适切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站在课本中历史人物的角度,切身体会和感悟课本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课本知识。因此,创造适切情景,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是在历史课堂上实现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2.辨析论证,重视思考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包含着思辨特征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主张将学生置于恰当的情景、明确的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探究和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短片材料,然后就材料内容设计问题,如“找出关键词并概括材料内容反映的态度;
你认同材料的观点吗,请结合课本内容加以论证或反驳”等。第一个问题能够训练学生资料整理、概括总结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和历史时空观念等综合素质,两个问题都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如有学生持有不同观点,可以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总结论据,相互讨论,在深度思考、辩证分析和讨论中完善自己的论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辩证分析的思考习惯和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驱动的方法设计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再结合教材知识与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辩证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习惯和辩证思考逻辑能力。

三、设计生活类项目,拓展学生生活经验性

1.连接生活,培养技能

课堂上的历史知识学习也可以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链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把握歷史发展规律。而学生在校内的历史学习成果如果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也能进一步获得成就感,提高其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为例,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服饰的变化、饮食的变化、住房的变化、交通工具变化、通信方式的变化、医疗条件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变化”等专题中选择一项,作为课后作业进行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查找与总结,并在下一堂历史课上分组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中方方面面的变化,帮助其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深化和升华课堂主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活水,也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实践经验、锻炼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分享的技能,并提高学生自身的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

2.联系家庭,共同进步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也可以布置需要家庭成员合作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家长能够以参与者而不是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能提高课后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强化学生与家长的情感链接,促使双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为例,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份由学生和其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结合当前国际外交形势,分析我国外交的发展与成果”。由家长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技巧完成对资料的分析与总结,并在下一堂课程上将收集成果展示给大家。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果不单要看教师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深度参与和配合,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共同促进才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参与状态,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规划问题类项目,提升教学课堂趣味性

1.优化评价,促成提升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自评;
而终结性评价是在二者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学生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学习成果如何、学习成果是否具有延续性等。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为例,教师需要在各小组完成成果分享后在课堂上开展学习评价活动,该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组成。教师需要讲明评价的内容:分享内容、分享形式、学习收获。同时讲明评价的分级,如“A、B、C”三个等级。在评价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选出表现好的学生单独加分,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其进取心,以便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项目式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更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和鼓励功能,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成长。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热情。

2.总结经验,激发潜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项目式学习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收获。教师能够顺利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常规教学模式上探索出新的教授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教学行为,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也容易形成主动探析问题的习惯,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分享等。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为例,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留一份课堂作业,让学生做一份香港、澳门发展的记录表,以时间为轴,记录下香港和澳门在不同时间点上有哪些变化。在验收学生作业时不仅要关注作业完成情况,还要根據不同学生对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评价。具体来讲就是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课外相关知识探究,让其在进行成果展示后分享自己的课外学习方法与途径,起到带头作用,并帮助其将自行查找的课外知识并入到历史框架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历史学科素养。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合理利用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就感,有助于对其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时空观念,全方位激发学生潜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合理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不仅凸显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与使用,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与积极性,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和其他学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教师要立足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让初中历史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国民,江绪先.四步研学:初中历史与社会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02).

[2]杨艳红,李向阳.初中历史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8(10).

猜你喜欢人教版课本历史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8年8期)2018-12-03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11期)2017-12-20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6年11期)2017-07-06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3期)2016-11-11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6年2期)2016-03-16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6年1期)2016-03-05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历史上的4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

推荐访问:高效 立足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