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时间:2023-09-24 19:45:02 来源:网友投稿

徐子惠 张利平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无论何时,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正当建党100周年,退役军人事务部于今年正式开通烈士寻亲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烈士寻亲线索,帮助更多客死异乡的英烈们找到“回家”的路并了解和认识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那些战士们身上所散发的值得我们深思和发扬的精神品质。对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鄂南地区;
红色文化;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引言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百年,更是用勇气、智慧、力量创造的百年。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绚丽、最壮美的篇章。

一、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现状及问题

(一)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现状

鄂南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活动的重要区域。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山始终是鄂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这块红土地上,曾建立过7块革命根据地、8个县级以上党组织,鄂东南和湘鄂赣边区党政军机关曾驻扎境内数年之久。小小通山英勇无畏,小小通山忠义担当,10万余人投身革命,为开天辟地的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贡献。

红色物质文化有私立镇南中学的创办。私立镇南中学是现在镇南中学的前身,创办人是毕业于汉口博学书院的李兆庚。李兆庚是西坑潭人,受五四运动新文化影响,拿出全部家财创办这所初级中学。红军星火之地——通山三宝村;
1927年“八七会议”后,鄂南秋收暴动中在咸宁地区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同时还有17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分别是鄂南烈士陵园;
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纪念馆;
何功伟故居及烈士陵园;
咸宁钱氏英烈纪念馆;
嘉鱼县革命烈士陵园;
簰洲湾镇98抗洪纪念馆;
簰洲湾镇98抗洪烈士陵园;
赤壁市烈士陵园;
赤壁市金峰红色教育基地;
羊楼洞烈士陵园;
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
陈寿昌烈士纪念墓;
王佛炳烈士故居;
通山县烈士陵园;
冷水坪红色教育基地等多个优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红色精神文化私立镇南中学的创办,不仅传播了科学与民主思想,更为通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革命的启蒙与兴起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正因如此,在短短3年间,通山发生了两件在鄂南、在湖北、在全国有着影响的重大事件。

(二)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

文化挖掘不深入:鄂南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的时期,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在鄂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定位并不是特别明确,无法展示出鄂南地区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鄂南地区的红色文化大多数以单一、局限、固定的形式存在,由于对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挖掘不是特别深入,挖掘能力欠缺,导致鄂南地区红色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不够清晰不够全面。

保护体系不健全: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涉及到相关部门广具体方面多,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出现沟通和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具体部门负责这项工作,不能及时对发生的问题情况进行解决,导致对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责任没有落实,影响保护与传承效果。

传承渠道单一化:目前的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单一且粗放简单,很多优秀的文化不能呈现人们眼前,如:在红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只能听讲解员文字版的讲述,无法抓住人们的眼球及好奇心,减少人们想继续升入了解的兴趣。

文化呈现不新颖:鄂南地区红色文化没有很好的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现传播还是以讲解员讲解为主,文化呈现形式过于单一化,無法使更多的人了解鄂南地区红色文化。

二、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一)提升地方红色文化传承价值

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站上世界舞台的台阶。首先,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是人民的红色文化、人民的红色精神,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人民的需要才产生了优秀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同时也正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共产主义才会更好的在这个世界发展壮大。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源于我们生活,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之中,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适应着不同时期国家与时代的发展,而这也正是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至今仍需要加强推广与传承的意义所在。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红色精神,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其次,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万能钥匙”,是宝贵的财富,从时代的发展中衍生出来,又在国家危急时刻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探索,创新。最后,发扬鄂南地区红色文化,挖掘鄂南地区红色精神财富,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自信,对促进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巩固的作用。

(二)填补高速发展下人民的精神空缺

在经济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高涨,这样使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正能量的地方红色文化,便于把控鄂南地区红色文化正确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更好地满足鄂南地区人民群众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需求。我们大力传播弘扬优秀传统的红色文化可以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的“偶像观”“榜样观”将关注点摆正,明白真正该崇拜的是为祖国作出奉献的烈士英雄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红色文化是值得我们引以自傲的,激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精神的致敬,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近。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三)实现红色文化的多元价值

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潜在的多方面价值,其中革命历史价值是最突出最重要的,党领导开展革命历史斗争中的历史进程是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中形成的主要革命产物。传承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是传承我党光荣灿烂的红色革命文化中重要一步。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鄂南地区的红色文化价值日益提高,保护与传承是实现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多元价值的最有效手段。

三、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对策

(一)赓续红色基因,推进教育传承

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丰富,受时代的影响,我们要大力赓续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遗产与鄂南地区教育相结合,以广大的青少年为教育传承的目标对象,同时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激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精神的致敬,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近。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要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全面融入教育事业中, 可从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课程教学中,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包含的种类丰富,在各种学科中都有运用的价值,以美术课程为例,剪纸作品是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本开发的角度来进行传承,将剪纸这门艺术表达的形式融入到美术学科课程中,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体验剪纸的乐趣的同时学习了解鄂南地区红色文化,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融入美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力点,发挥鄂南地区审美艺术价值,红色革命精神。这样通过教育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对美的认识,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欣赏,还有创作美表现美的能力,艺术是美育中最典型的形态,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在实践活动中,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融入到校外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实践活动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有着主题明确,参与性强等优势,并不是让学生一味的在校学习课本知识,而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历史,了解红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二)依托新兴媒介,创新传承文化

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播方式固定单一有必然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介的出现为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播、传承有了新的方式。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抓住机遇,创新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随着火爆的短视频,app等出现,传播速度飞快,浏览量点击率日益猛增,创新传播红色文化的形式,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app紧贴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创设学习鄂南地区红色文化话题与短视频结合,做创意类的短视频平台,抖音短视频在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如红色文化歌曲,红色主文化题舞蹈,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在传播中具有价值,也可以抖音平台的账号,上传红色文化遗产短视频,这样不仅推动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还提升了传播人数和传播范围。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广,结合新兴多媒体技术,建立体验式互动式性的平台,强调“参与感”“体验感”,运用当代的高科技手段,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音频图像相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等来呈现还原历史革命故事,增加生动性、直观性。

(三)深掘红色文化,打造“红火产业”

鄂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进行整合资源,深挖红色资源,优化红色文化,丰富红色文化。据了解当代人喜欢旅游,我们就可以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将鄂南地区旅游业相结合,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的一项目,不仅支持了旅游业还可以让更多人的亲身到达红色文化基地,参观旧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基地。人们能够在旅游的同时,学习了解鄂南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业与红色文化的传播相辅相成,同时可以打造鄂南地区红色文化情景剧,为游客呈现真实生动的情景演出,增加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与文创产业相结合,以鄂南地区红色文化遗产发展为主题,推出相应吃穿用行的红色文创产品,在服饰方面可以印有一些红色代表的T恤,帽子,帆布包等,在生活方面可以推出書签,雨伞,摆件等,也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做出一系列鄂南地区红色文化独有的文创产品,供旅游的群众来购买。

(四)弘扬红色文化构建保护体系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且独有的精神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保护与传承下去。鄂南地区红色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是需要进一步落实处理。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因此各部门要健全相关红色文化保护机制,保证落实到位。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涉及到相关部门广具体方面多,相关部门要将各项工作结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工作配合及衔接,及时对所发生的问题情况进行解决,这样就对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责任有所落实。

民众及鄂南地方的保护意识不强,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有关红色文化保护遗产的规划,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追,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文化遗产保护。

四、结语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的时代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根红色文化遗产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不能丢的,学习鄂南地区红色文化,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历史,增长见识,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红色文化精神和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传承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也是使命。

参考文献:

[1]佚名.弘扬英雄铸就的抗战精神——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J].世纪桥,2015(10).

[2]李晓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9(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鄂南地区英烈寻根调研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110927018)研究成果;
2022年度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开放项《鄂南红色文化资源调查、整理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子惠(2001—),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美术学学士,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猜你喜欢保护传承红色文化互联网+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4期)2017-01-16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科学与财富(2016年26期)2016-12-0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考试周刊(2016年11期)2016-03-17

推荐访问:互联网 传承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