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背景下基于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的复习教学实践

时间:2023-09-21 20:00:02 来源:网友投稿

张丽萍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跨学科实践”首次写入课标,其意义不言而喻。其指出,跨学科实践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实践对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初中物理复习教学占其课时总量约为1/3,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物理+”背景下基于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的优势互补,主要在复习课上将内容结构化以及在方式上运用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以期尝试一种新的初中物理复习模式。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科内容结构化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围绕教育内容结构化理念,尤其是对复习课中的“大单元”“大概念”进行梳理、整合,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这样既符合当下的新课改要求,又可以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复习方式的多元化转变,提升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学业质量。

一、初中物理复习现状

(一)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不同

据国内外复习课文献研究发现,初中物理复习方法各有不同,模式也各异。但是,笔者在文献中很少看到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内容结构化复习研究。而物理本身有较强的逻辑性,我们应该重视学习内容整体性的呈现、拓展式延伸等,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积极性、兴趣不高

在复习课上,知识容量大,若一股脑地涌入学生脑中,学生在没有理解、消化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知识,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序感、无趣感甚至是厌烦心理。学生自然无法熟练地应用这些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更不能自主构建正确的知识框架。一以贯之,就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变得消极,学业质量下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习内容结构化,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目标明确、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方式和评价多样化的复习课,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可能性

(一)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将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相结合,充分吸收了各自的优势。教师用课堂一半的时间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即: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在此期间合理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到点拨、链接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对分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尤其对基础薄弱、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可以大大降低其焦虑感。前部分课堂上对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框架的了解为后半节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评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成为可能。

(二)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是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交换当堂练习并提出不同建议、不同解题思路的教学活动。小组互评在对分课堂的知识讲解结束后,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结合“闪、测、评”完成作业,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闪、测、评”包括:“闪闪亮”,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测测你”,通过作业检测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评评我”,通过小组互评,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尤其是小组互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进行讨论、互评,及时给予反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自我学业真实情况下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互评可以是教师教学评价的有效补充,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并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

三、“物理+”背景下基于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复习教学模式研究

鉴于“物理+”的教学新要求,以及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小组互评的共同点及各自优势,本文将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相结合,尝试一种新的初中物理复习教学模式。下面以“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分析”专题为例。

(一)“物理+”背景下内容的选择

本节选择了“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分析”作为载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从知识整合角度

本节有对电路连接方式判断、对电表仪器使用考查、对电路状态分析、能量转化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而我们复习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整、脉络清晰的知识框架,同时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从育人融合角度

本节坚持素养导向,强化物理学科实践,推进电学“大单元”综合学习,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用电节能意识、生命安全意识。

3.从学业质量提升角度

本节既是电学的重难点部分,又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复习课指向于学生完成本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有明显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整合以及对教学方式和评价的多样化是有效途径之一。

(二)对分不对半

对分课堂中虽然教师用课堂“一半”的时间采用傳统授课模式,但一半并非课堂完整45分钟的一半,而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控制在20~25分钟,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等提供学习平台,以期为后半节的小组互评奠定基础。在“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专题课中,据三个班的对分课堂时间平均为21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精讲,更多是以持续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进阶看得见、让学习进程合理化、让学习评价过程化。

1.让学习进阶看得见

合理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对学生知识建构起到点拨、链接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例如,讲解完常见故障分析的四种情况后,我抛出问题:“在串联电路图中,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为0,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障可能是什么?”接着请一名学生分享他的答案,他站起来后沉默着,此时我不是马上否定他,更不是马上请他坐下,而是提出另一个阶梯性问题:“电流为零是电路中的哪种故障?”因为考虑到学生咋一看两个条件,会形成混乱,因此我单从其中一个条件电流为零的故障进行提问,降低难度。他听完这个问题后马上眼睛有光,并回答说:“断路。”我首先肯定了他的答案,并夸他基本电路知识掌握得好。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断路情况下,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以什么代替?”他马上回答:“断开的开关。”我继续问道:“题目中还有一个条件没用?”学生反应过来,是电压变大,相当于电源电压,电压表两端能测电源电压,即电压表两端到电源的“路”是通的,因此是电压表所并联的被测电阻R断路。就这样,我通过几个不同阶梯的问题让他真正有所收获。

2.让学习进程合理化

课堂的“对分”理念一定是随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而定,也是能否进入下一环节内容学习或互评阶段的唯一标准。例如,当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故障分析的思路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没办法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概括时,我会调整教学进度,再花上3~5分钟让节奏慢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困惑。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困生A对于逆向思维即知道现象,判断故障类型却无从下手,如“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不工作,问电路故障是?”A学生就开始乱了。因此,我让他将正向判断故障情况按表格罗列出来,接着帮助他逆向分析,首先看电流表有无示数,其他条件暂时不考虑,判断其基本故障类型,是短路还是断路。再看电压表是否有示数,从而判断哪个用电器有故障。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故障分析的逻辑思维:先故障类型再故障用电器,从而让绝大部分学生跟上课堂进程。

3.让学习评价过程化

在讲解重难点期间,结合不同方式的评价,让评价贯穿始终,如问题评价、学生活动评价、情境评价等,让学习进程中的评价给予学生足够自信。例如,学生小组活动过程评价,先抛出问题“电流表有示数,但电路是有“故障”的,那么有几种可能?”让小组通过动手实验完成这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观察学生的表情、专注程度、在小组中是否有独立思考、积极发言、是否提出疑问、主动探索、能否表达流畅、善于合作。待学生完成活动后,从以上方面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而非单一关注学生得到的结果,这大大提高了学生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呈现思维建模过程,锻炼其高阶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后进生物理思维的形成。

(三)小组互评让课堂可视化

小组互评是在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思考、讨论,同时教师要及时参与,引导小组进一步生成有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知识迁移可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让复习更有成效。

习题解决的思维可视化在复习课中尤为重要,对于重点题型或难点的突破,要学会用表格、图表展现,会进行思维链接,让一类题有形象的正向思维或逆向思维,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学生互评是思维可视化的实现途径之一。在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伴互评中,进行积极的多向反馈和互动,进行有意义的争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例如,其中一道作业“让四种故障分析以不同表达方式,或不同归纳方式再次组合在一起?”

经过讨论,第一组提出,归纳方式可以再优化,把电表示数降低与电表示数为0是等效的,电表示数升高与电源电压(最大电流)是等效的,学生听完后,教师带着学生回顾练习,大家发出一片赞扬声,其他组也做了适当的补充。接着第八组觉得归纳可以更简练,“同与异”可以解决常见的四种故障,并解释:同时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同”电流表、电压表同时有示数或同时没有示数,则是滑动变阻器出问题,再进一步看电流有无,电流无,滑动变阻器断路;
电流有,滑动变阻器短路。同理,若“异”电流表、电压表一个有示数而一个没有示数,那么故障出在定值电阻上,同样看电流表示数有无,电流无,定值电阻断路;
电流有,定值电阻短路。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论分析或是例题验证都得到一致的答案,证明这规律是对的。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很是惊叹,尤其是优秀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如图1),不仅促进后进生物理思维的形成,还是提升初中物理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宝贵财富,这让小组互评在课堂中的声音优美得无与伦比。

迁移是学生学习深度发生的必要要素之一,能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将已有的经验、规则、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完成新的建构。课堂中的互评是有利于学生知识、方法等的迁移和重新建模能力的培养。如本节重点在于串联电路故障分析,不少學生问到并联的故障分析是否也是这样的规律?当问题分享出来后,大家的反响很热烈,经各小组讨论后,有小组将“异同”判断法迁移到并联电路中,一样可以得到相应结论。上完本节后,据三个班不完全统计,学生电学综合能力、物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物理+”背景下基于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的复习模式,内容上有整合创新,课堂时间分配更合理,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放任学生不管,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合作、反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对学习过程和讨论过程的及时引导,让对分课堂与小组互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成为可能,以期为初中物理复习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6-12-21(9).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电压表物理故障只因是物理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1年10期)2021-09-30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0年10期)2020-11-27故障一点通汽车维修与保养(2019年7期)2020-01-06处处留心皆物理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19年9期)2019-11-25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12期)2017-04-18电压表的妙用中学物理·初中(2016年1期)2016-09-10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中学物理·高中(2016年7期)2016-08-04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汽车维护与修理(2016年10期)2016-07-10故障一点通汽车维修与保养(2015年6期)2015-04-17

推荐访问:教学实践 复习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