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21 20:35:02 来源:网友投稿

金 仕 李郁芳

(1.上海任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2.上海浦海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在信息技术引领下,我国大踏步迈入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发展和应用,加速推进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打破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束缚,更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式。在此基础上,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取得了质的突破,特别是电力行业,高质量的供电网络,为各行业发展储备丰富的能源。从我国电力工程的设计情况来看,在某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上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技术人员也在努力改进生产工艺,努力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电力项目本身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因此在设计阶段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施工工艺也相对复杂。电力工程是否能够稳定输出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中,相关人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人才选拔标准,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的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端正工作态度,能够在设计阶段有效规避风险,为能源的稳定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数字技术后,有效化解了传统工作模式下风险较为隐蔽的现象。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

第一,电力工程设计阶段引进数字化技术后,提高了整个工作团队的沟通效率。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阶段,工程图纸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设计中,如果部门之间交流不够充分,最终输出的设计图可能与现场施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经过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有效规避传统工作模式下人员交流中存在的障碍。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一些辅助系统的支持下,将图纸存储为电子模式,传输和提取效率更高,可满足各部门员工的数据提取需求。第二,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更高,有效避免人工错误率高等问题发生。以当前应用较高的人工模拟技术BIM为例,以往工程建设汇总应用的图纸设计模式多由人工操作,工作量大,计算内容相对较多,控制失误率的难度系数非常大。过去往往会通过人员的复核来减少失误发生;
BIM技术有效解决人工操作中失误率较高的问题,应用系统软件可以自动完成复核,控制成本的同时,准确性更高。第三,数字化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广泛汲取行业精英的智慧和才华,对各环节的衔接性进行验证,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查找原因,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经过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三维数字技术出现,并逐步在我国电线网络设计中推广开来。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提取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全方位了解施工现场情况,通过影像合成的方式真实展现。就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市场上存在多款软件,更新换代频率也非常之快。为了提高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适宜的数字化系统。

2.1 应用网络技术获取电力设计

数字化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根据当地的用电需求,经济发展情况,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保证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力行业的设计工作更要与时俱进,设计人员要敢于创新和改革,及时扭转观念,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的优势,及时清除潜在安全隐患。有了发展方向后,设计中还要注重其持续性和长效性,在网络技术辅助下,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资源。电力工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各个行业的用电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大数据技术具有高效的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快速查找和归类相关信息。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快速锁定目标,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和价值。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在行业规范指导下,为工程实施提供完备的保障。

2.2 提升数字化技术,做好软碰撞和硬碰撞检测工作

电力工程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内容复杂。包括变电站以及换流站等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和现场施工。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后,对其自身存在的碰撞软硬程度实施检测工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碰撞检测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硬碰撞主要是运用于各类基础模型之间的测试,目前在专业度较高的工程中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主要应用于变电站相对集中的地区,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更高,效果更显著。而软碰撞的测试内容与硬碰撞存在着显著差异,对实体模型选择软碰撞的检测模式,根据类别差异,要保证模型之间的显著差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软碰撞检测技术内容也不断细化,目前较为常用的有电气校对、变电站防雷校对等多种检测模式。根据当前的具体状况,目前的换流站阀厅中,软碰撞测试工艺较为常见,实际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此外,在电气工程设计阶段,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距离校正。关于电力工程的线路规划,软碰撞也是较为可靠的检测技术。

2.3 创新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防止电力设计出现误差

在电力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如果搜集到的数据错误,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以及现场施工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人员要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领下,建立一套持续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体系。第一,结合电力工程本身的数据存储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管控系统,辅助工作人员完成前期的数据筛选任务。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要努力提升个人的创新意识,当所需要的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后,需要在管控系统辅助下对其实施初筛。在筛选环节,系统可以根据提前设定好的程序执行标准,及时筛选出不合规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对现有数据的准确性做出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确保留存数据达到实际要求,提高数据的合理性。数据的误差值越小,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越明显提升。第三,根据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明确数据选用标准。数据筛选系统,本身要具备足够的数据筛选能力,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电力工程的准确性更高。

2.4 精细化智能设计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是整个设计工作关注的重点,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方案中预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原有的设计方案中,安全距离的控制往往通过人为测算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安全距离的管控往往会以成本的牺牲为代价。引进大数据技术后,可通过立体模型,保证安全距离在合理范围内,工程施工效率更高,经济收益更稳定。在整个电力工程的生产设计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雷电防御系统,以保证其安全运行。合理利用现有数据,进一步确定雷电防御的具体措施。为后续的工程复检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数字化技术本身精确度较高,能够快速完成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整合,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准确性有了明显提升。相比之下,以往的工程设计图,电力工程设计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后,设计方案在达到技术规范后,还可以运用三维技术,进一步论证设计图各个环节的内容是否合理,为人们查找提供更大的便捷,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通过对三维技术的应用,可真实展示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状况,各类绝缘设备、线路布局以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施工前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现场勘测,确定好施工路线后,应用数字技术,完成转角等数据参数的转换。运用三维技术,将电力设计图的真实场景还原,及时发现工程设计图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对计划和真实场景的比对,选择适合的位置安装电力设施,提高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设计图距离校验,将实际距离输出到计算机设备中,降低施工成本,以保证设计值满足要求。在三维技术辅助下,科学安排施工线路,提高施工质量。

2.5 有效整合电力软件平台,精准勘测和挖掘信息

电力工程领域建设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因此在信息平台的构建中,工作人员要提高重视。参与人员要熟练掌握技术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现有数据的作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借助数据技术的优质整合功能,加强各软件之间的关联,提高整体运作效率。要想使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企业还要及时更新和升级现有技术,合理安排内部线路,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数据,提高信息整合效率,在设计阶段构建好三维立体场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引进数字化技术后,为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物质保障,及时消除相关潜在干扰因素。设计人员可以在三维数据平台的辅助下,完成电力工程线路的合理布局。在现场测绘阶段,工作人员应科学选用测绘工艺,为工程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现代化科技的精准把控,数据的计算能力更精准,三维场景的运用,更是真实还原了现场施工,保证电力工程的平稳运行。

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中引进数字技术后,无论是设计图的科学准确性,还是失误率的控制上,都较以往有明显改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工艺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质能源。在今后的发展中,数字技术还将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电力行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我国电力建设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设计图设计阶段准确性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艺术学研究(2021年4期)2021-09-10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设计图失窃案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9年10期)2019-04-13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0期)2017-01-03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11期)2016-12-29轨道客车设计阶段供应商设计管控的浅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电子制作(2016年21期)2016-05-17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最佳方案青年文摘·上半月(1985年1期)1985-11-01

推荐访问:数字化 工程设计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