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原因及治理

时间:2023-08-20 18: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于宗玄 杨 欣 哈紫微 Garickson Palaoay

(凯迪雷拉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菲律宾 碧瑶 2600)

择校是指学生对学校的一种就读选择。择校可以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情况下为孩子选择一所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或者是在升学的时候根据孩子兴趣特长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也是指无视国家出台的 “就近入学” 政策,利用手中的资源通过不法手段私自选择学校的有悖国家教育政策的选择学校的行为。由于国家政策干预,许多择校行为逐渐转到 “地下手段” ,择校方法也变得更加不择手段,隐蔽性极高,治理也变得更加困难。这些择校行为导致民办学校发展迅速,而公办学校无人问津的现状,因此有些地区甚至通过取缔民办学校的方式来治理择校难题,但由此引发的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议论层出不穷,大众对于这个热点问题更加重视,家长的抵触情绪也更加高涨,到目前为止,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1.1 择校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择校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利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影响择校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学生自身、政策影响、学校原因、家庭情况及社会原因五个层面。

1.1.1 学生原因

学生的个人意愿对择校有一定的影响。经分析,学生原因分为以下五点:学生成绩优异,而被分配的学校不能满足其学习需要;
学生性格与学校教学理念不匹配导致学生选择欲望低;
学生有偏科现象,他们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学校;
学生的从众心理,选择大多数学生去的学校;
学生为特长生,选择进入艺术学校。

1.1.2 政策原因

国家通过发布政策文件来干预教育,以确保国家教育相对公平。如就近入学政策、禁止补课政策、国家考试和人才选拔政策、发展职业中学政策、严禁提前招生政策等。

1.1.3 学校原因学校管理是家长尤其看重的一方面,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着优秀的教学成果及学习环境。从访谈中发现家长所关注的学校层面的因素共有以下几项:师资水平、环境建设、升学率、学校声誉及教师师德。

1.1.4 家庭原因

学生的家庭情况会对择校的发生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分析,本文将家庭原因分为以下五部分:学生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不能就近入学;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能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期望其进入更好的学校;
父母普遍认为城市教育水平高,乡村学校条件较差;
父母攀比心重,从众心理强。

1.1.5 社会原因

社会对择校的影响很大,因为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本文将造成择校的社会原因分为五部分: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推动;
城乡之间校际差距大,教育资源不均衡;
乡村学校校点分散,部分村庄学生上学路程较远;
社会对普通学校和技术类院校的认可度较低;
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文化。

1.2 研究区域及方案设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经历过择校阶段(已择校和正在择校)的学生家长,共计200名,调研区域是基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市S 区县。由于大部分没有处于择校阶段的家长不会了解相关择校信息,因此除掉这部分家长,而正处于择校阶段的家长会有意地了解相关择校信息,因此他们会对本课题的研究带来比较可靠的见解。本文将首先选择40名家长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此来确定影响择校的因素有哪些,并结合国家政策和以往研究设计调研问卷。经过SPSS 软件信效度分析,在效度方面,KMO 值为0.860,在信度方面,Cronbach α 为0.894,保证问卷的可靠程度。其次进入学校家长群,向家长群的家长发放电子问卷,通过计算各因素加权平均值并利用里克特量表(如表1)为其定性的方法分析家长进行学校选择时的侧重点,得出家长择校的原因。

表1 里克特量表

2.1 择校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影响力最大的是学校原因,其次是社会原因,影响力居中的是家庭原因,影响力较弱的是政策原因,影响力最弱的是学生原因。

表2 择校因素重要性分析表

学校因素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行最高,评分为3.344。择校就是对学校的选择,因此学校因素至关重要,在所采访的人员中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择校就是为了选择一所环境好、学习氛围浓厚、教育质量高的学校。

社会因素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二,评分为3.321。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是处于底层人民的共同理想,对于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只有教育这种制度性出口给予他们子女实现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学生因素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排名最低。学生自发择校的情况也很常见,类似情况多见于对学习有强烈需求的学生。学生择校中有出于功利目的而择校也有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择校。还有少数学生从众择校。但是,学生自身存在的择校需要并不是促成学生择校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意见。

2.2 各择校因素分析

2.2.1 学校原因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问卷从学校的角度对择校原因进行了调查,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升学率〉师资水平〉教师师德〉校园环境〉学校声誉。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择校因素之学校原因情况表

众所周知升学率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某阶段教育质量的客观结果,反映了相应的教育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因此较高的升学率是家长最认可的宣传语。其次是学校师资水平的影响,由于择校反映的是一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如果一个区域的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文化传承和教学质量上基本均衡,那么这个区域的择校就不会严重,因此师资水平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一项因素。在学校原因的总体调查中,影响力第三的原因是学校重视对教职工师德培养,热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在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就等于在毁掉一个学生。最后是校园环境和学校声誉,这两项对择校的影响相对较小。

2.2.2 社会原因

该问卷从社会的角度对择校原因进行了调查,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推动〉城乡之间校际差距大,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对普通学校和技术类院校的认可度较低〉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文化〉乡村学校校点分散,部分村庄学生上学路程较远。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择校因素之社会原因情况表

由于当前教育文凭作为雇佣过程中的筛选指标,用来初次招聘和雇佣,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能够进入 “985” “211” 或者双一流高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因此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推动是影响择校的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社会原因的总体调查中,城乡之间校际差距大、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排第二,家长在面对城乡之间校际差距的问题上,毫不犹豫选择了教育资源配置更高的学校,事实证明,城乡之间校际差距大、教育资源不均衡对择校影响非常大。再次是社会对普通学校和技术类院校的认可度较低,受中国传统 “学而优则仕” 观念和参差不齐的职校办学水平的影响,绝大部分家长不愿意子女被分流到职业学校。最后是乡村学校校点分散和社会文化,这两项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2.2.3 家庭原因

该问卷从家庭的角度对择校原因进行了调查,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其进入更好的学校〉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能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父母普遍认为城市教育水平高,乡村学校条件较差〉学生居住地与户籍地不符,无法就近入学〉父母攀比心重,从众心理强。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择校因素之家庭原因情况表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对择校的影响最大。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 “上好学” 的愿望更强烈,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更便捷的成才条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供给能力,家长不得不去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学校。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有能力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父母普遍认为城市教育水平高和学生居住地与户籍地不符导致无法就近入学的原因影响较大。攀比心和从众心理在择校过程中影响较小。

2.2.4 政策原因

该问卷从政策影响的角度对择校原因进行了调查,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发展职业中学政策〉国家考试和人才选拔政策〉就近入学政策〉禁止补课政策〉严禁提前招生政策。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择校因素之政策原因情况表

自2021年中考分流政策施行后,参与中考的学生只有一半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另一半学生则被迫进入中职院校进行技术学习,然而目前中国教育资源更偏向于普通高中,因此发展职业中学政策对择校影响最大。其次是国家考试和人才选拔政策,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中考和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决定着前程,因此在择校过程中选择升学率高的学校就变得极其重要了。就近入学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而禁止补习政策和提前招生政策对择校基本没有影响。

2.2.5 学生原因

该问卷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对择校原因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自身原因对择校结果影响力较小。按照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学生成绩优异,所分配的学校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学生从众心理,选择多数同学去的学校〉学生性格与学校教学理念的匹配程度〉学生存在偏科现象,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学校〉学生选择放弃普通学校,进入艺术学校。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择校因素之学生原因情况表

在学生原因的总体调查中,由于学生成绩优异而所分配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原因评分最高。成绩优秀的孩子目标明确,也更加有上进心,他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也更加明显,因此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极有影响力了。其次是学生的从众心理,部分孩子会选择多数同学去的学校。其他几个因素基本对择校没有影响。

择校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学生本身、政策、学校、家庭和社会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在治理择校问题时应该注意多方面协调,而不是仅仅在政策上下功夫。择校原因中影响力极大的是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影响力较大的是家庭原因和政策原因,影响力较小的是学生原因。经过对5个大因素所包含的25个小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造成择校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教育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二是社会上的人才选拔机制过于偏重高学历、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

为减轻择校现象的发生,应将改革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大力提高公立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目前择校现状有两点:首先是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相比,城市学校更加有优势;
其次是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更有优势。尽管公立学校(包含乡村学校)有很多的优势,如学费低廉、距离家近、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教师更加固定且富有经验以及管理更加规范,然而私立学校凭借其更加注重成绩、升学率更高的优势便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因此为减少择校现象的发生,要大力发展公立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促进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帮助乡村学校留住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升公立学校学生的升学率。

二是改善社会上的人才选拔机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职业教育由于本身教育质量差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因此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上,放在培养高素质学生上,放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上,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解决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实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还是对技术人才有很高的需求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从体制、机制上调动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利用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打开职教人才的就业大门,提升各行各业对职教人才的认可度和招收率。

猜你喜欢择校热教育资源政策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助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0年2期)2020-03-08政策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刍议“择校热”背景下薄弱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学新课程·中学(2017年7期)2017-08-15关于义务教育择校热政府责任的文献综述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8期)2017-08-12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的政策归因与改进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7期)2017-08-11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18期)2015-08-23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5期)2015-08-22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阶段 治理 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