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资源利用与成果转化现状剖析

时间:2023-08-18 1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韦琴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至今,一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影响力能得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培养。与此同时,职业技能大赛能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职业技能大赛资源及成果的有效转化对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工作办法》,职业技能大赛在进行竞赛资源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专业的教学需求,将竞赛资源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
其次,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是从本行业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重点技能,也是本行业的特色技能,在进行资源转化的过程中,技能指标与要求应与行业标准一致;
最后,职业技能大赛在进行资源转化的过程中,要考虑资源的共享性,避免存在低质量及重复性成果转化。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工作办法》的要求,资源转化是将技能大赛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运用在专业教学中的过程。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能学习到先进的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能使学生获得更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积极组织参加及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各院校纷纷制订了《技能大赛管理制度》,设立专项经费,购买相应的技术平台或仪器设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水平,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1]。这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推行以来,大赛资源转化的可见效果。

目前,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做得最好的是:职业院校能将技能大赛的知识点、技能点融入课程建设中。宋海强[2]在文章中提出: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及实际操作时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与题库,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试题题库为大赛训练及实践教学服务;
技能大赛的核心资源应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
由于技能大赛的赛点是行业典型岗位的技能点,因此,职业院校可以据此开发相关专业的特色教材;
职业院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相应的技能资源包,提升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各职业院校大力发展双证人才的培养,技能大赛的技能点与行业技能等级证、作业资格证的考核内容十分相似,职业院校可以将大赛资源应用到双证人才的培养中。马楠提到大赛资源转化的做法是:交叉转化,开发“互联网+职业教育”一体化教材体系;
产教融合,培养“双向双融通”结构化师资团队;
产教融合,培养“双向双融通”结构化师资团队[3]。

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是“以赛促教”,通过将技能大赛资源成果转化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实现技能大赛“服务专业和教学”的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的改变都是参加技能大赛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推动我国技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技能大赛的稳步推进,技能和设备都在与时俱进,大赛资源增长迅猛,但技能大赛在资源转化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一)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效率低,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需要大量的时间、物力和人力,但目前各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源成果转化主要依靠授课老师的自发行为,授课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导致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效率低。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成果主要用于校内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转化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技能大赛资源转化的主要途径有进行课程改革、改变教学模式、构建评价体系、推进专业建设。现阶段,各院校在技能大赛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源配置结构、资源成果碎片化、整体结构松散,这些问题导致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质量比较低[3]。

(二)技能大赛的资源服务范围有限

职业院校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大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职业院校在今后开展招生工作。但由于设备条件和师资条件有限,很多学校只能保证参赛学生优先使用竞赛资源,技能大赛的资源无法覆盖全体学生。职业院校要想让竞赛资源为更多人群服务,使大赛资源尽可能地被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就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为赛而赛、大赛资源仅服务少数参赛选手”的问题。

各项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以行业当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托,反映的是行业的重点技能。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职业培训能力,如何将大赛资源转化为社会技能培训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去思考的方向。

(三)大赛的资源共享性有限

目前,职业技能大赛资源成果的转化仅停留在本课程、本专业、本校,这就造成了技能大赛资源成果推广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资源成果尚未面向市场,仅停留于内部消化,成果转化率低下[4]。职业技能大赛具有功利性、竞争性,这就导致各职业院校对竞赛资源转化的成果有所保留,未能真正实现大赛资源成果的共享。

(四)未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转化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竞赛资源成果转化大多停留在线下,没能依靠“互联网+”技术将大赛资源成果向外辐射。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chinaskills-jsw.org)为例,目前的资源转化部分,基本资源包括风采展示、技能概要、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四项内容,技能概要部分展示了各项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
整体教学资源部分仅展示2015年的部分技术分析和大赛点评;
在拓展资源部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仅展示了2014、2015年的各赛项赛题或样题;
共享资源版块未看到与技能大赛项目相关的视频展示。

(一)将大赛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构建需求导向的课程体系。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课程体系和产业需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检验标准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严格按照产业技能人才的标准来设计的。竞赛规程明确了参赛选手应该掌握的具体内容和达标要求,包括选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术规范、安全素养等[5]。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时候,应根据岗位的任职标准和工作领域、企业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订“1+N”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将技能大赛理论知识体系、技能项目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制订学生的学习内容。高职院校需要将赛项规程技能点与相关的实训课程相对应,将赛项规程知识点与相关的理论课程相对应。在编写课程标准时,高职院校要对竞赛技能点和知识点进行重点描述,构建全方位、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二)技能大赛拓展资源服务于大赛训练及实践教学

技能大赛的拓展资源包括竞赛题库、案例库、素材资源库等。技能大赛按照行业最新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趋势来设置竞赛项目及竞赛内容。职业院校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应该将技能大赛项目运用到课程实践教学中,以项目教学法为教学方法,通过设置课堂实训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实现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良性互动。职业院校可以通过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个层级的技能大赛,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学训练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到技能大赛中[6]。

(三)将赛项设备引入日常教学资源中

目前,技能大赛设备的后续使用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职技能大赛的竞赛设备是行业使用的前沿设备,价格相对昂贵,因此,高职院校购买的设备相对较少,仅为参加竞赛使用,导致只有参加比赛的老师和学生才能使用该设备;
第二,由于设备的价格过于昂贵,高职院校购买的设备并不多,设备的数量无法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需求,设备利用率较低是目前竞赛设备的共性[7]。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将赛项设备引入日常教学当中,使竞赛设备能面向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让竞赛设备发挥更大的效用,让更多师生受益。

高职院校要利用竞赛设备设置课程实训项目,将竞赛项目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竞赛指导经验指导学生学习,使非参赛学生和未指导竞赛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训课学习使用竞赛设备。校级技能大赛要以竞赛设备设置比赛项目,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作为比赛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使用竞赛设备,充分发挥竞赛设备的作用。

(四)大赛合作企业转化成人才培养资源

高职院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能实现“以赛促建”,建设实训基地。技能大赛是技能的比拼,参赛的师生通常需要在专门的实训基地进行训练。高职院校在承办技能大赛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技能大赛这个平台跟企业合作,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校园。

此外,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向企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向,并根据行业动向完善教学目标。

(五)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

牛鹏涛[8]通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大赛资源转化的特点,提出了“高质量的学习平台是‘互联网+’学习的基础”这一观点。高职院校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合理地设置学习内容。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要将技能大赛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建设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依靠“互联网+”技术进行更有效的自主学习。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技能大赛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体系,并基于技能大赛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技能大赛资源进行转化。具体途径为:高职院校要根据赛项规则进行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形成课程标准和电子教材;
高职院校要根据竞赛技能要点进行知识点的分解,建设微课资源;
高职院校要根据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分析教学目标,形成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大赛训练指导方案设计教学过程,编制电子教案、课件;
高职院校要将技能大赛的理论题库按照模块进行分类,建设模块化试题库;
高职院校要将技能大赛的资源上传到超星、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供全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六)以点带面,利用技能大赛资源转化服务社会

根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 年)》的要求,到2021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8-9]。高职院校是技能职业教育的高等学府,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同时,高职院校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高职院校应主动肩负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将高校职业技能大赛资源的转化成果应用到社会培训服务中。

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院校的学生拥有了技能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技能大赛的资源转化,职业院校能很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源成果的转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赛资源读物范围有限、大赛资源共享性有限、技能大赛无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转化。在大赛资源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将大赛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将赛项设备引入日常教学资源中,与大赛合作企业进行合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职院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竞赛资源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通过社会技能培训使竞赛成果为更多的人群服务。

猜你喜欢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5期)2021-07-19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我看竞赛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11期)2017-12-20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出版与印刷(2013年4期)2013-12-15

推荐访问:剖析 成果转化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