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发展趋势综述

时间:2023-08-15 1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王 君,郭 妍,唐康华,何晓峰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长沙 41007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军事战争所面临的来自战略战场环境和国家安全的挑战是多种多样的[1-2]。无人系统在续航时间、机动能力、隐身性能以及作战人员伤亡概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无人作战也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国家间军事博弈的前瞻力量[3-5]。

无人作战系统普遍依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定位[6-8]。由于导航卫星距离地球表面20000km~36000km,卫星信号非常微弱,故卫星导航终端容易受到恶意干扰。实际上,很多国家将卫星导航干扰作为一个攻击性策略,来降低敌方现代化无人武器装备的使用效能[9-11]。

从战略战术上考虑,卫星干扰分为压制式干扰(Jamming)和欺骗式干扰(Spoofing)[12-13]。

欺骗式干扰以卫星导航系统固有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依据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产生与真实卫星信号相同参数的伪信号接入到目标卫星接收机中,因此欺骗式干扰的隐蔽性效果要明显优于压制式干扰[14-15]。目前,卫星系统民用信号的结构对用户是开放不加密的,故针对民用卫星信号的欺骗式干扰在理论上是完全可实现的,且伊朗军方于2011年、2012年和2018年成功捕获美绝密 “RQ-170”、“扫描鹰”以及MQ-9“死神”无人机等实例也充分验证了卫星欺骗式干扰在实际军事应用上的可行性[16-18]。

针对欺骗式干扰在危害性和隐蔽性方面的技术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实施方式,然后回顾了近年来欺骗式干扰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论述了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就卫星导航原理而言,对目标接收机的定位结果实施欺骗式干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人为间接增加信号的传播时间或直接产生虚假的导航信息,即对应于转发式和生成式。

1.1 转发式欺骗干扰

转发式欺骗干扰是通过转发截获到的真实卫星信号来达到延长信号传播时间进而混淆定位结果的目的[19-21]。为了让转发式干扰信号能更易于被目标卫星接收机所捕获,通常情况下转发式干扰信号往往比真实卫星信号的功率约高2dB。

按照卫星信号处理的方式不同,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实现方法有两种,如图1所示。具体地,第一种实现方法采用单个接收天线接收区域内所有真实卫星信号,并经过统一延迟和功率放大处理后,利用发射天线再次转发传播;第二种实现方法采用高增益窄波束的阵列天线,使得每个接收天线对应于区域内每颗卫星信号,并对不同的卫星信号附加不同的延迟时间后再进行转发。第二种转发式欺骗干扰方式可以将接收机欺骗至设定位置,但是每个卫星信号的延迟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被精确的估算。

图1 转发式欺骗干扰系统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peater spoofing jamming system

1.2 生成式欺骗干扰

生成式欺骗干扰是根据截获的真实卫星信号基本特征(包括码结构、调制方式等)产生与真实卫星信号强相关的伪随机码,调制与导航电文格式完全相同的虚假导航电文,再由发射器广播发送携带该虚假导航电文的干扰信号[22-24]。

按照信号生成的复杂程度不同,生成式欺骗干扰的实现方法有:1)使用信号模拟源直接产生并发射虚假卫星信号,且该虚假卫星信号与真实卫星信号之间不要求严格的时间同步,当处于冷启动状态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需要重新捕获信号时,目标卫星接收机将极易受到欺骗;2)接收真实卫星信号并对解调出的导航电文进行有目的性地修改,参考真实卫星信号的参数,利用信号模拟源对虚假电文重新扩频后再发射;3)依托第二种实现方法,在解析真实卫星信号的前提下依据目标卫星接收机位置,构造与真实卫星信号完全相同但反相的虚假卫星信号,这种生成式欺骗干扰使得虚假卫星信号与真实卫星信号相消,导致目标卫星接收机无法实现定位。生成式欺骗干扰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生成式欺骗干扰系统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generated spoofing jamming system

1995年2月,MITRE公司[25]的内部备忘录提到了针对民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六种对抗欺骗技术手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GNSS导航研究学者和GNSS信号接收机制造商的关注。直到2001年,美国交通部[26-27](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提交的Volpe报告重点分析了民用卫星欺骗式干扰,它比其他类型的故意通信干扰更加恶劣。Volpe报告还指出,对于欺骗攻击目前不存在任何 “现成的”防御措施,建议研究欺骗干扰的性能以辅助目标接收机提出识别和检测策略。针对此,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纯卫星导航终端的欺骗攻击实验方面,美国加州大学的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28-29](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脆弱性评估小组(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eam,VAT)进行了相关研究。2003年,评估小组的Warner教授利用装备在卡车上的简易卫星信号干扰器(包括卫星信号模拟器、功率放大器以及信号发射器)扰乱了另外一辆目标卡车上的卫星信号接收机,使其发生定位错误,实验原理如图3所示。由于该实验需要持续从攻击卡车上广播虚假卫星信号,因此目标卡车与攻击卡车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这个物理限制条件会影响欺骗攻击的隐蔽性。

图3 Warner教授的欺骗实验原理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Warner’s spoofing experiment

自2004年起,美国以每年一次的频率执行一项具有创新型的针对GPS的干扰计划JAMFEST。JAMFEST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基地构建了多种GPS干扰以及抗干扰测试环境,采用不少于7台干扰源集中对特定局部范围进行较强功率的干扰,并通过组合布局设置多达25种的干扰场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干扰测试需求[30]。图4给出了其中一种干扰源布置示例,红色方框区域为其设置的干扰源。

图4 JAMFEST干扰源放置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JAMFEST jamming source placement

同年的美国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七项针对欺骗干扰攻击的应对措施,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siaki教授[31-32]领导其研究团队由此开展了针对卫星干扰技术的相关实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2008年9月美国乔治亚州萨凡纳市举行的导航协会会议上。他重点分析了虚假卫星信号的形成和转发过程,即首先将自制的 “假冒”接收器安置在目标接收机附近,使其接收到与目标接收机几乎相同的真实卫星信号,然后对真实卫星信号进行跟踪、篡改,适当提高功率形成虚假卫星信号,最后转发该虚假卫星信号,并成功使其被目标接收机捕获。

2007年1月,美军在圣地亚哥海军基地附近进行了一次欺骗攻击实验。利用GPS卫星信号很容易被同一频率的较强信号广播所覆盖的特性,在一艘停泊的海军舰船上安装干扰器,使得临近地区出现了GPS无法定位的情况。类似事件也发生在2010年和2016年朝鲜附近海域内[33],据推测朝鲜购买了可以安装在卡车上的俄罗斯干扰器,在开城(Kaesong)发射GPS干扰信号,实验对十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GPS设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0年,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34-35]通过搭建一个简易欺骗实验平台Limpet Spoofer,实验证实了在工程上可以采用欺骗式干扰技术将目标卫星接收机从跟踪的真实卫星信号牵引到虚假卫星信号,并且在该过程中会引起接收机载波环、码环异常,如图5所示。

图5 Limpet Spoofer实验平台Fig.5 Experiment platform of Limpet Spoofer

2011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36]研究对民用、军用GPS的欺骗攻击,分析了攻击成功的条件及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利用Spirent GSS7700 GPS模拟器搭建欺骗攻击实验,重点分析研究欺骗攻击成功的所需条件,即虚假卫星信号功率要高于真实信号至少2dB,且两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偏移不得高于80ns。同时,欺骗攻击成功还要求虚假卫星信号与系统时间存在的绝对时间偏移也不高于75ns。

2012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舒立克工程学院定位导航团队[37]发表了针对卫星导航系统欺骗式干扰及抗欺骗技术研究的论文。该论文分析了欺骗式干扰的类型以及虚假卫星信号的模型,重点研究了欺骗实验环境下目标卫星接收机接收信号的情况。如图6所示,红色为虚假GPS信号,绿色为真实GPS信号。

图6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搭建的欺骗实验环境图Fig.6 Diagram of spoofing experiment environment built by University of Calgary

早在2008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Humpherys教授[38-41]就介绍了一种便携式民用GPS欺骗器的研制方案,并发表多次报告评估GPS欺骗的威胁性。2012年6月,Humpherys团队使用硬件成本不到1000美元的GPS民用信号欺骗设备在大学田径场内成功改变了基于INS/GPS松组合定位的小型无人机飞行路径,对此美国媒体进行了公开报道[42]。随后,受到对此持怀疑态度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邀请,Humpherys团队[43-44]在美国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飞行欺骗测试实验,其测试实验平台如图7所示。该实验把错误信息包装成看起来可靠的GNSS信号发送给目标接收机,使得无人机上的INS/GPS松组合导航输出虚假地理信息并对其进行错误导航。2013年,Humpherys教授还对白玫瑰号超级游艇的GPS设备进行欺骗攻击测试,研究团队在从摩纳哥到希腊罗德岛旅程的第二天,就成功利用虚假信号取代GPS接收机的接收信号,实现了游艇的左向3°偏移,即偏离预定航线1km。

图7 Humpherys团队的欺骗干扰实验平台Fig.7 Spoofing experiment platform of Humpherys’team

韩国大田(Daejeon)305-700卫星导航研究小组[45-46]在都灵理工大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虚假卫星信号引起的异常影响效果,即当输入欺骗信号时,不仅DLL和PLL跟踪环会产生误差,而且伪矩也会发生非线性变化,进而导致错误的导航解算结果和时间偏差量。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在2012年第12届和2014年14届的国际控制、自动化和系统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Automation and Systems)中公开发表。

2013年,美国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47]系统性研究了GPS的安全性,并对GPS欺骗攻击进行分类,即协议类和信号分析数据处理类。其次,他们还利用JiST/SWNS/GPS Java语言仿真模块引入了一个新的欺骗攻击环境,即通过事件驱动仿真(Event-driven Simulation)来模拟GPS攻击场景。

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48]在2014年的IEEE/ION Position,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mposium(PLANS)会议上提出了一种针对INS/GPS松组合的无人机欺骗攻击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如果攻击者对用户的航迹有着绝对的了解,那么在产生较大位置误差的同时,也能够不被监视器检测到。

各类型卫星信号模拟器体型庞大、费用较高,且目前实验环境和各种系统部件等被精确建模,因此软件仿真实验台对于卫星导航欺骗攻击的测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2015年3月,伊朗学者Baziar[49]研究了一种利用软件接收机并依据真实卫星信号的数据结构来产生虚假卫星信号的方法,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虚假卫星信号对真实信号的相对时间长短与位置偏移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该方法的实施分为四个步骤:1)首先保存真实GPS信号,并估计功率大小;2)对真实GPS信号进行延迟,并与真实GPS信号进行结合,形成混合信号;3)调节混合信号的功率,使其功率要高于原始的真实GPS信号;4)对目标接收机发射修改后的混合信号。该方法实用性强,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

从2015年开始,伊朗科技大学的Mosavi教授开始了对GPS欺骗和抗欺骗的研究,但是更加注重于抗欺骗措施的提出。一直到2017年,Mosavi[50-51]继续Baziar教授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单频GPS接收机的欺骗实验平台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软件定义接收机,确保所有数据处理在i7 2.2 GHz CPU的笔记本电脑上。

图8 Mosavi实现欺骗实验的顶层模型Fig.8 Top-level model of Mosavi’s spoofing experiment

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联合Microoft研究所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52]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导航的单次GPS欺骗攻击方法。该方法首先从OpenStreetMap中提取和解析公共离线数据的道路网络拓扑结构,并基于导航路径输入和相应约束条件搜索可行的欺骗路径;然后利用USRP、Hack-RF One等可编程无线电平台构建低成本便携式GPS欺骗器;最后依据道路网络拓扑结构的物理约束性,选取可欺骗位置点发动位置欺骗攻击,使得受害者的实际当前位置欺骗到错误位置点,进而依据原始路径指引受害者到另外一个目标点。

美国托莱多大学在2017年[53]提出利用基于OMNeT++软件的卫星模拟器和UAV-Sim的无人机模型搭建整个无人机欺骗攻击的纯软件环境,并分析GPS欺骗攻击对UAV导航的影响。紧接着,韩国汉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Seo[54]搭建了基于软件编程的GNSS信号模拟器(Software-based GNSS Signal Generator),并开展了针对无人机的卫星导航欺骗攻击实验,如图9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虽然无人机本身具有一定的欺骗防护能力,但当欺骗实施知晓无人机的运动状态时,可以将无人机精确地欺骗到目标点。

图9 Seo的欺骗攻击实验步骤示意图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spoofing attack procedure tested by Seo

2018年,墨西哥学者 Sandra等[55]利用商用Parrot公司制造的无人机GPS技术漏洞产生虚假卫星信号混乱目标无人机的位置,诱导舵手通过飞控手柄挟持非法入侵的无人机飞离未经授权的地方。这次的欺骗攻击实验仅仅只是针对民用信号,对于军用卫星信号,这种方式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紧接着,2019年,韩国学者Noh等[56]也做了相类似的实验,欺骗目标针对的是中国大疆公司制造的无人机。

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Gaspar等[57]在2020年通过理论方法研究,成功实现利用软件定义接收机(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模拟GPS信号,产生与真实卫星信号时间同步的虚假卫星信号,使得目标卫星接收机发生定位误差。实验中的低成本、小型化的欺骗器可用于构建一个常规防御系统,用于转移控制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同年12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Sanders等[58]提出了合作车载平台的欺骗干扰实验网络,主要是利用各平台之间的Doppler频移来定位欺骗目标,并据此产生虚假卫星信号实施欺骗攻击。该欺骗方案充分利用车载移动平台,搭建便携式欺骗设备无限接近攻击目标,打破了虚假卫星信号传输衰弱造成的攻击方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限制。

2021年,印度学者Bethi等[59]将欺骗攻击场景中传输和接收虚假卫星信号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带函数约束的目标约束数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最邻近(GNN)关联的集中式欺骗方法,用于实现多欺骗-多目标的GPS欺骗攻击。虚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为增强欺骗攻击的效率,需设定欺骗器的信号发射功率是具有可调性的。

2.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卫星导航电子对抗测试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相关单位对涉及卫星导航的干扰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原理性研究。2013年,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的张会锁等[60]探讨了欺骗式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即提出了一种利用目标飞行器的已知轨迹诱导欺骗GPS的干扰方法。该方法可使得无人机改变预设轨迹,但是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求解各个时刻虚假卫星信号的计算方法,也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无人机的控制参数、已知轨迹和组合导航精度)对欺骗效果的影响。

中国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者[61]在2016年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IFAC)上描述了一种利用GPS欺骗攻击将装备有基于INS/GPS组合导航新息检测器的无人机驱动到任意目标地的场景。在该欺骗场景中,攻击者将整个欺骗攻击问题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即在基于INS/GPS组合导航新息检测器的约束下求解最优解,使得无人机最终达到点与预计期望欺骗目标点之间的误差最小。此外,该场景还对GPS攻击下的无人机最大可达位置集进行了量化。

火箭军工程大学的王海洋等[62]利用卫星信号模拟器产生包含错误导航信息的GPS民用C/A码欺骗信号,通过直接侵入和压制式辅助两种方法进入接收机的捕获跟踪环路,对已定位的GPS接收实施欺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压制干扰辅助方式下通过合理控制欺骗信号频率,接收机成功误定位于预设位置,验证了对GPS接收机实施欺骗式干扰的可行性。但是,大功率压制信号易被检测,无法达到隐蔽性效果。

北斗开放实验室[63]结合欺骗式干扰技术成功研制了ADS2000系统欺骗式民用无人机防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欺骗式干扰技术,能够在隐蔽信号且不产生辐射污染的情况下为特定区域构建全天候电子防护区,对黑飞无人机进行电子驱离和迫降捕获,有效防止黑飞无人机入侵。但是,ADS2000系统对于实现无人机的精确定点捕获和定向驱离等任务仍存在算法上的空白,急需突破。图10描述了系统最关键的设备,即便携式无人机管控电子枪。

图10 便携式无人机管控电子枪示意图Fig.10 Schematic diagram of portable UAV control electron gun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64]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接收机跟踪阶段的异步牵引式信号欺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既能确保欺骗信号和真实信号载波频率差的合理性,又能满足伪码Doppler和载波Doppler的一致性关系。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自动化系导航制导与控制团队[65]通过对在INS/GPS松组合导航模式下无人机整个欺骗过程的研究和探讨,理论推导分别验证了针对质点类型无人机卫星导航欺骗方法的有效性和隐蔽性。针对在军事应用更加广泛且结构更加复杂的INS/GPS紧组合导航终端,导航制导与控制团队[66]以滤波稳态增益为突破口,明确欺骗干扰信号对组合导航输出结果的共性特征,推导出欺骗式干扰信号与组合导航输出结果之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欺骗式干扰对组合导航位置输出影响程度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紧组合导航无人机实现精确位置偏移的卫星导航欺骗控制策略。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高扬骏等[67]提出了一种两步轨迹引导算法,使得目标载体能快速被诱导至欺骗轨迹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准确快速地引导配置GNSS/IMU松组合的目标载体沿欺骗轨迹运动且能避免被NIS检测告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3 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关于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可知:近年来,各国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并相继进行了演示验证实验,具体研究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分析可知,目前尚存在如下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表1 国内外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实验测试情况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spoofing jamming experiment for satellite navig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1)国外已经制造出低成本便携式GNSS欺骗器的成熟产品,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38-44]、伊朗科技大学[50-51]、韩国汉城大学[54]、葡萄牙里斯本大学[57]等,而国内对于欺骗式干扰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理论性研究和原理性验证阶段;

2)目前的欺骗式干扰技术主要是针对卫星导航开展的[28-29,34-35,37,50-51,54,63],对于很多应用GNSS导航系统作为辅助系统的组合导航模式下(例如INS/GPS、DVL/GPS等)的欺骗方法考虑不足,目前只有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Humpherys教授[38-44]和国防科技大学[65-66]对此方向有所研究;

3)对简单位置欺骗研究较多,对航迹或路径欺骗研究较少[48,54,67],而实用性更强的精确目标位置点欺骗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4)欺骗式干扰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对于装备有抗欺骗干扰仪器的用户来说也是容易被检测的[48,54,61],同时很多欺骗攻击实验环境的物理限制也是影响其隐蔽性的要素之一[28-29,36,58];

5)缺少针对卫星导航欺骗控制策略的量化评价指标,很多学者更加偏重于研究分析欺骗攻击成功所需要的实验环境条件和设备精度要求[36,49],但是面向不同攻击目标(无人机、无人车等)利用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使其完成特殊军事任务(如定点捕获或定向驱离等),目前缺乏量化指标体系对其成功性进行评价。

结合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在该领域上存在的问题,期待其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提升虚假卫星信号的生成质量,加大欺骗干扰攻击的成功效率

同步生成式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在目标接收机正常跟踪真实卫星信号的状态下无需压制而引导接收机逐渐偏移真实卫星信号,因此其更易被接收机所捕获[22-24];卫星导航欺骗效果的隐蔽性是指虚假卫星信号的接入不会引起目标接收机上基于导航状态估计的新息检查器预警;虚假卫星信号的位置精度、速度精度、生成频率以及它的作用范围、与真实卫星信号的比率也是影响欺骗干扰进攻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36,49]。突破相关关键技术,提升虚假卫星信号的生成质量,使其能迅速地、无缝地、隐蔽地接入到目标接收机中,可极大程度上增加实验中欺骗干扰攻击的成功率。

(2)依托相关硬件平台的高集成化,形成便携式一体化的欺骗系统

各类型卫星信号模拟器是卫星导航欺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体型庞大、费用较高,不适用于长距离运输和大范围部署。随着相关硬件平台的高度集成化和软件无人电技术的高速发展,便携式、小型化、低成本的欺骗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38-44,50-51,54,57],可成为信息化反无人作战的攻坚力量。

(3)适应不同无人平台的任务需求,优化欺骗干扰策略的智能选择

不同惯性导航精度、不同组合导航方式下,虚假卫星信号对组合导航输出结果的影响具有差异性[65-66];面向不同攻击目标(无人机[38-43,54-57]、无人车[28-29,58]、无人船[44]),利用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使其完成特定任务(如定点捕获或定向驱离等),也存在不同海、陆、空应用环境下的空间局限性。对导航终端技术进行全面梳理,在分析不同类型无人平台的导航与控制机理基础上,全方面获取整个无人作战体系的卫星导航欺骗干扰策略,面对不同无人平台的任务需求,智能化快速生成最优欺骗干扰策略,形成组合导航终端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4)结合多项科研技术的性能优势,打破单到多平台欺骗的技术封锁

以大量微小型无人平台为载体形成作战力量为未来信息化导航战争提供了新质作战手段,依靠单一的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59]。需要结合目标识别与跟踪、无线电反制、多目标打击等多项科研技术,建设集指挥控制、侦察与定位、干扰与欺骗为一体化的空域防御系统,具备对无人集群目标实施 “侦、扰、打、拦”的反制手段。

本文围绕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展开综述,主要对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类别、发展趋势以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关介绍。开展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相关研究是当前卫星导航防护与对抗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研究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有望形成:

1)近期目标:以卫星信号军民应用面临的欺骗干扰威胁为背景,梳理卫星导航欺骗干扰应用体系,针对典型军民用户应对欺骗干扰的薄弱环节,开展卫星导航欺骗关键技术研究,研制相应的原理样机,并进行室内静态基于组合导航终端的欺骗演示验证。

2)中期目标: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基于卫星导航欺骗的信号隐蔽性接入型关键技术,解决利用轨迹诱导的卫星导航欺骗技术难题,开展基于实际卫星信号的动态攻击目标诱导仿真平台演示验证实验。针对各类欺骗干扰模式,分别从欺骗攻击的隐蔽性、欺骗过程中无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卫星导航欺骗控制效果的精准性分析等三个层面进行欺骗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卫星欺骗干扰监测与防护体系,进一步保障我国国防军事/民事上的卫星导航应用安全

3)远期目标:结合海、陆、空作战应用环境,利用卫星欺骗干扰原理样机对无人战车、无人机、无人舰艇等无人武器装备进行室外欺骗干扰攻击实验,根据欺骗攻击的结果评估卫星典型军民应用的欺骗干扰危害和反欺骗效能,提出可行的卫星导航反欺骗对策与措施建议,促进反欺骗技术在军民装备中的应用力度,提高卫星应用的安全性,为卫星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及后续全球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接收机卫星信号低成本GNSS接收机监测应用精度分析导航定位学报(2022年5期)2022-10-13功率放大器技术结构及在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2年7期)2022-08-06完形填空二则考试与评价·高一版(2020年6期)2020-11-02基于频率引导的ESM/ELINT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18期)2019-10-21静止卫星派科学家(2019年3期)2019-08-18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信号读者·校园版(2016年14期)2016-07-07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CDMA系统中2-D RAKE接收机的性能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9期)2010-05-13高处信号强环球时报(2010-02-11)2010-02-11

推荐访问:综述 干扰 卫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