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机制的研究——以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为例

时间:2023-09-20 20:55:02 来源:网友投稿

金临 Jin Lin

1.封治国,《春雷·1990——苏南乡镇企业大招工》,油画,255×525cm,2019

2.曹本健,《大山的节日》,油画,225×450cm,2019

高校如何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这几年正逐渐成为一个研究和探讨的热点。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重大美术项目工程和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不断推出,使得这一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水平高、素质好的人才倍感不足。如何依托高校,探索一条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道路,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2017年11月9日,文化部[1]——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在杭州举行开班仪式[2],标志着中国美术学院(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工程正式开始。[3]事实上,文化和旅游部委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4])办学习班已不是头一回。上一次可追溯到1960年10月,罗马尼亚油画家博巴主持的为期两年的全国油画训练班。这一回,文化和旅游部再次指定由中国美院举办创作研究班,不仅体现了国美在美术创作方面的优势,也反映了这所学校有较好的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传承。这两点,在后来国美创研班的教学与创作中,都一一得到秉承和贯彻。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高校的教学单位,在学员“深扎”、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担负起学校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提供学校最好的师资、最好的场地和最好的服务,从而保证创研班项目的最终顺利完成。

经验值得总结,过程需要梳理。从开班到2019年11月6日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经过两年多的上下一致努力,中国美院“创研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作出一批具较高水准、有思想性、符合时代特征和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得到社会的一致褒扬与不错的反响。同时,这也证明依托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办学模式可行,也为今后这一类项目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范式。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总结以创作代替学习和以作品代替考核的这种模式,以及对今后这类项目指导,国美经验都值得我们去总结。

本文就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机制,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创研班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以及笔者作为创研班学员的认识和思考,对创研班的两年办班过程进行分析和整理,谈一点人才培养的体会。

(一)学员的组成和背景

2017年下半年,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启动,决定举办5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5]。其中,招收长江以南学员的,设点在中国美术学院。

7月,简章发出之后,根据文化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统一部署,在文化部艺术司支持下,经中国美术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国美创研班共录取25组,共31人,除一人外,均为高校教师,来源包括:美术学院有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师范院校有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
综合大学包括重庆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等。学员年纪最大的1960年出生,最小的出生于1986年,“70、80后”占比68%,“80后”有5位,年轻教师占比高,突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特点。从创作的专业类别分,涉及国油版[6]三个方向。

另一方面,学员的选拔也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办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的宗旨:“结合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创作实践,开展主题性创作的集体教学和研究,着重加强对中青年主题性创作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集中完成一批优秀主题性美术创作任务,推出一批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优秀中青年人才。”[7]为此,国美创研班的目的,是从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角度出发,准备通过两年时间,每个人完成一幅主题性绘画作品的形式,最终使学员(组)达到能够独立担负国家重大美术创作任务的能力。这一点,在“创研班”挑选学员时,便是有考量的。一些适龄的和专业好的学员通过选拔,得以进入创研班。此外,兼顾地区平衡,一些主题性美术创作薄弱地区,这次也有学员吸收进来。

3.商亚东,《最美太湖水》,油画,230×500cm,2019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正是由于严格的选人制度,保证了学员的整体水准,也确保了作品的质量。

(二)教学(创作[8])的场地和工具

开班之初,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一次讲话中就指出,希望学员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在杭州完成两年的学习。为此,学校在象山校区九号楼特批了11间教室给创研班,基本做到一间教室有两(组)个人进行创作,让大家放心投入。这与其他创研班相比,举措非常难得和贴心,也看出中国美院对这件事的重视。同时,客观上保证了外地学员的创作空间,对整个团队的人才培养也是好的。事实证明,把分散各地的学员集中在一起,方便了看稿、审稿和创作。另外,也为学员之间的相互观摩与学习提供了便利。

在创作材料上,除选购的画架、画箱,文化部在采购上都有先期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学员的所需,包括画框、颜料和笔,以及其他绘画材料的资金保证。

(三)课程的设置与展开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学员也会拿到一张课表,详细列好了教学周、课程名称和起止日期。

教学周贯穿整个学期,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课程以各个周次来分配,包括四个部分,其中之一是理论课的学习,有艺术史与创作理论、视觉文化、国家形势政策与国情专题、选题解读等。就这一点,创研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聘请学校文史方面的专家教授,给大家讲授绘画理论、中国戏曲和艺术史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今后学员创作所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从各地来到国美的学员,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就像之前说的,既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又保证学员上课的整体效果,但需要学员单位的支持。为此,文化部艺术司发专函给学员的所在单位,请予以配合和理解,以便让学员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去。

在形势政策、国情专题和创作选题的解读和分析上,创研班则邀请了国家级机构的社科、党史专家,他们讲解国家历史、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对选题进行逐一分析和解读,围绕“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展开授课。事实上,他们的解读,提供了一些背景材料和大历史的概念,一方面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与存在感;
另一方面也使学员进一步了解这些选题的来龙去脉。课堂上,学员与专家学者交流踊跃,有针对自己选题的,有针对自己理解的,有针对自己创作的,有目的地做一些功课,提出自己的问题,结合专家给出的分析和对选题的解读,找到创作的切入点。专家们则鼓励学员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向,创作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同时,建议学员把创作实践引入生活,提倡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此外,一些专家,结合自己参加国家重大题材美术项目的经历,给出一些的创作体会,对主题性美术创作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这些都很好地引领了学员思考,对创作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四)“深扎”的体验与感受

这次创研班,文旅部明确要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要求以此为主题展开实践活动。为此,国美创研班在学员一进来,第一个学期的课程里就特地安排了“深扎”——体验生活的环节。所以,一拿到选题,几乎所有的学员都奔赴“深扎”一线,体验和感受生活,去获取一手的创作素材。他们走进生活,走到创作选题的目的地,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也增加了创作的真情实感和热情。

4.刘玉龙,《高峡·平湖——长江三峡工程纪实》,油画,200×600cm,2019

进一步说,“深扎”的体验与感受,也确实为学员的创作带来真实的保证,这也是主题性绘画的重要方面之一。比如,选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的王奋英,多次下到湘西特困苗寨——十八洞村,捕捉形象,记录采访,还用画笔直接写生,这些后来都一一体现在她的画里。学员商亚东则来到太湖水环境治理的第一线,针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太湖水污染防治”选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为他日后创作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来自偏远地区,唯一的基层代表曹本健,以自己的家乡为蓝本,构思“文化遗产”与“民族传承”的关系,从熟悉的环境里,寻找创作的要素,最终有了《大山的节日》一画。从这三个例子,我们略微知晓“深扎”对于主题性创作的必要。

另外,从后期的创作来看,“深扎”的要求,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员在“深扎”的过程中,体会创作的主旨,把握创作的方向,酝酿创作的构思,实际上给创作带来了“质量”的保证。同样,“深扎”带来的真切体会和创作的真实,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要求。

(五)创作的审稿和检查

审稿和创作的例行检查是这次国美创研班的一大亮点。不仅每一次送稿之前,组织校内校外专家审稿,而且返回之后,结合专家评委的反馈意见,再进行“复盘”。

例如,第一次北京草图评审,国美创研班有26件作品参加,其中中国画5件,油画18件,版画3件。在送京之前,学员认真准备,学院领导重视,历经多次看稿,后来从北京传来的反馈情况也较好。并且,稿子返回后,许江院长又及时召集开会,对学员的小稿,逐一进行评议,传达评审委员会和专家的意见,并布置下一步大家的创作任务。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三人”[9]标准,是许江院长在一次看稿会上提出的。这个标准,在后来学员的创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明确了大家的创作思路。另外,也是一次看稿会上,许江院长又提出主题性美术创作三点要求:一,主题研究。指出主题研究很重要,这方面研究得不够,要求学员反复研究“主题”,逐字逐句地读,体会创作到底要表现什么。二,生活体验。认为大家生活体验有限,很多生活不太了解,稿子里缺少生活的故事。三,基本构图。靠场面、靠人物支撑的画面,都要解决画面的基本构图。

创作开始之后,主管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性深入学员创作教室,进行创作检查,这些都是平时进行例行的工作。

特别要说的是,在美院组织看稿中,年近九旬的全山石老师,数次亲临创作现场指导,起到了表率作用。审稿过程中,专家们针对每一幅作品的构思,围绕大的选题,给出自己中肯的建议,挖掘选题,提供思路让学员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样,学员们也根据每一次专家所提的意见,一一消化吸收,认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调整或修改,以求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六)最终的成果和收获

2019年11月6日,“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召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国美创研班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员不仅创作上得到了锻炼,也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一开班,学员就被告知,参加2019年5月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10]这个首要任务,最终创研班有18件作品入选,参展比例为各班之最,整体水平也最好。紧接着,2020年7月1日的“崇高的信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美术作品展”,有13件入选。其实,文旅部之所以成立创研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这个展览准备作品。无独有偶,在创研班如火如荼创作之际,适逢十三届全国美展,班里仍有12人的13件作品入选。油画展区,封治国的作品《艺术的故事》获银奖。部分学员,后来又参与“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

5.邬大勇,《世贸组织新成员》,油画,245×345cm,2019

在这个创研班中,很多学员克服自己工作和单位上的困难,一心扑在主题性创作的作品上,他们舍小家为国家,都值得记录一笔。

另外,作品展出后,一些经过时间的考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比如:反映太湖水污染防治,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来表现的《最美太湖水》,表现精准扶贫的《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以及介绍社区新居民搬家的《俱欢颜·安居》。这些都反映出,我们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艺术工作者,在面对这个时代动人、感人和催人奋进的美好图景时,能从自身出发,挖掘和表达,用他们自己的画笔去描绘祖国的壮丽画卷。同时,《暖心》的作者是国美创研班录取的唯一女学员。

高校建立和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机制,以中国美院这次办班的经验和探索,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或注意。

(一)专门机构的成立

近年来,陆续有一些国内高校成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机构,但从实质来看,据目前可了解到的,这些高校的“主题性”部门或机构日常正式运作的,除了中央美术学院之外,似乎其他的还不具备。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即便成立了相应的“中心”或“平台”,都还算不上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部门”,而是类似于一种松散的非正式的“安排”,没有正式的人员编制和正常的工作安排。这是目前高校“主题性”美术创作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今后随着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推进和发展,势必高校的主题性绘画创作要加强,机构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来说,随着国家主题性创作的需要,未来势必有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也有越来越多创作项目需要完成。高等院校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机构,集聚了大量的美术教学人才,同时他们也是美术创作的人才。如何让这部分人,能通过学习或在高校从事“主题性”绘画创作,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是必要的。一是进行一些资源的配置,二是进行主题性绘画创作的人员培训,这样更有助于协调、管理和服务好这项工作。从长远看,这既是“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必要,也是社会客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主题性”创作研究活动,并将创作和研究贯彻到教学中去,直接带动和引导学生的“主题性”绘画的创作意识。在促进教学之后,也肩负研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任务和工作。

这次中国美院的模式,就是文旅部指导、组织和安排,委托高校(中国美术学院)执行和实施,通过班级形式来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模式,走的是一条部校联手的办学之路。今后,高校在这类人才培养上,可以尝试不同的培养方式,但首先要有一个部门来对接。

此外,从学科或创作科研的角度,专门机构的成立,来促进和研究“主题性”美术创作,对高校的“主题性”绘画发展也是有助益的。

(二)专门教师的配备

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创作人才,在创作方向上有特定的要求,所以教师的选择也应有相应的方向和专业要求。

国美创研班,在这次学员选拔之初就设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上课后又确立了指导教师,虽然这些导师和教师,都是在主题性绘画创作上经验丰富,但又是“临时”性质的,并不是固定设置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正式工作安排。其实,可以在一定的机制配备下,灵活机动地让一些具备指导能力的教师“变更”身份,使他们临时变为正式的,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主题性绘画创作指导教师的身份和资格。就中国美院的实践来说,以退出岗位,又富有经验的教师来负责整个“创研班”的运行,再辅以年富力强的,在主题性绘画上经验丰富的教师,这样一个合理的配置,来保证学员平时绘画创作的正常进行,又满足了日常班级管理的需要,以及一些其他的事务。

与中国美院不同,中央美院自己有专门的编制机构,有了专门的人员和教师,教学和培养变得正式和连续性。这样一来,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上,教师的目的就更明确;
学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方向也更明确。

(三)专门培养的方案

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专门的方案,尤其是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培养。

6.郭健濂、褚朱炯,《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油画,240×400cm,2019

主题性美术创作,从题材上来说应该表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或具有特定含义与深刻寓意的事物,且具有相应的群众性、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纪念性。因此,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培养理应以此作为参照,并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结合学员的培养周期,在教学中一一落实。

中国美术学院这次学员的培养方案、目的和计划都很明确,就是在两年之内,完成一幅文旅部交予的主题性绘画创作。在学员开班时,就人手一份“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选题方案”,随后的工作展开,具体的实施都是围绕这个方案进行的。目的是学员通过创作的方式,来培养国家需要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所以,今后在制定同样的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主题性”项目的特殊性、操作性和可能性,使得它的培养方案更加趋于合理,利于高校培养这一类的人才。

(四)专门时间的保证

从这次中国美术学院办班的最后结果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反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办之初,要求学员能够完全脱产,来到中国美院进行学习和创作。并且,这也直接保证了学员、作品与辅导教师的直接接触,教师可以经常指导,学员也可以及时请教。这样的互动教学,保证了作品最后的质量。同时,也让学员可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创作中去,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精力分散。

另外,集中在一起,学员们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避免了散兵游勇式的单兵作战,提高了学习和创作的效率。充分保证了每个学员可以得到指导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如何建立和健全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需要有一套可行的长效机制,从中国美术学院“创研班”的实践来看,有以下四点要注意:

(一)决策层面的保障

一个好的项目,从最初开始,到最后的成果呈现,需要一个好的制度来保证,以使项目顺利进行。从这次国美“创研班”实际运行来看,我们感受到文旅部在这次办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制度、经费、专家的调配和指导、创作的进度、作品的评审,每一次和每一个节点都提早或有预案,使整个项目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到所有的作品,以较高的水准呈现给观众。

同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艺术司只负责大方向的指导、协调和帮助,项目的展开与专业交由承担“创研班”的学校来完成,做到职责明确和职责分清。

为了更好地保证学员“深扎”的进行,文旅部艺术司不仅在具体的工作指导上提供帮助,还为学员发司局函——“关于请支持做好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相关工作的函”,请学员单位给予支持和配合。

7.黄庆,《共筑美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油画,280×560cm,2019

决策层面的保障,无疑是对项目成功最重要的方面。

(二)学校层面的支持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主题性美术人才的任务变得非常迫切。同时,国家也急需这一方面的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需要。正因为如此,通过高校培养的方式,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集体授课、学习和指导,把创作向课堂延伸,探索一条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道路,摸索机制,高校责无旁贷。

2017年下半年,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文化部启动实施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作为该项目的高校承担方,宣告又一次部校合作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开始。学校几乎承担了“创研班”的一切,从上课教师的聘请,学员创作的选题分配,创作过程的看稿,基本是由学校来执行和安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美院是这次“创研班”的受托方,也是执行方,负责整个项目的操作。学校层面给了创研班最大的支持,并由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来负责项目的管理。

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展开项目工程一定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因为学校是主体,具备培养人才的各项条件。就国美办班来说,从中国美院图书馆资料的共享,到与文旅部的对接,学校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学员层面的能力

这次中国美院“创研班”成功实践,为高校培养的“办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和经验,也为以后的决策提供了实际的参照。其中,以创作带学习、以创作带教学、以创作带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评稿、审稿和看稿,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指正。但这一切需有一个前提,合格的学员才能完成最终的任务。这就要求学员的选拔时,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从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实际出发,挑选合格的学员。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主题性创作的后备人才,学员自身的创作能力一定要过关。以“国美班”为例,这一次入选的学员,不少都已经多次参加国家组织的重大题材创作,包括“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以及省级重大项目。甚至,有一些不仅是高校的创作骨干,也是各省、地方的美术创作骨干人才。因为他们的加入,提高了创研班整体创作的水平,是这次国美班的作品最后得到广泛好评的关键。

从时间来看,国美创研班的办班周期不长,一共就两年;
从目的来看,学员本身进来就有创作的任务。这两年的时间,学员的主要学习就是创作,或者说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技艺,这两点决定了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尤其是创作重大题材的能力。

事实上,在挑选创研班学员时,国美专家指导委员会是非常严格的。

(四)展览层面的激励

人才的培养,既要赋予其任务和担子,也要给予创作者鼓励和激励。从美术作品创作的目的来说,就是要展示给观众,请广大人民群众来评判和欣赏,这是视觉艺术的一个根本的原则。这一点,开班伊始,文旅部就很鲜明地谈到,只要学员们能创作出合格和满意作品,就会尽一切努力推出和介绍大家的作品。

事实也是如此。一期作品完成,且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核通过,不断地在各级展览上展出,起到良好的效应。甚至,在创研班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适逢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前期完成的作品,也应邀参加此展。作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专家、观众和美术工作者的认可。紧接着,随后一系列的国家重要节点和重要时刻、纪念日子,这些作品的其中一部分,经常常出现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成为一道亮丽的展线。

通过展览,这样一种激励的方法,让学员在创作中感受到成就感。另一方面,这些成绩又给学员自身和单位带来科研上的成果,从两个方面来说,都是积极且非常有效的。

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客观上说,尤其是在高校培养,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的同时,政治上也要合格,始终与国家的要求保持一致。中国美术学院“创研班”,从学员上课开始,就非常注重他们的这一方面的学习,并从以下三点入手予以实施。

(一)夯实理论,努力创新

与以往办学不同,开班之初,基本安排就是各式各样的理论课,非常注重学员各方面知识的补充。尤其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学习,艺术司编的《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摘编》[11],分发到了每位学员的手上。通过不断和反复的精读和体会,让学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推动艺术创新,明确自己今后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然后在自己的不断实践中,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另一方面,在艺术的表现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所创新,使作品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有所创新。

(二)关注时代,表达精神

文艺是时代前行的号角,具有内在的精神力量。

艺术创作要体现时代,就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深入生活,对生活有切身的感受,反映社会现实。同样,主题性美术创作则更需要关注时代,关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更需要精神的指引,绘画也应立足于时代,为时代而作,体现时代的精神。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传递时代精神的纽带,弘扬中国精神,发挥于时代,是学员们需要肩负的重任,也是必须要完成好的任务。

(三)挖掘主题,解放思想

拿到选题之后,学员们首先需要琢磨“主题”——就是题目最终想表达什么?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对主题未能有很深刻的认识,导致创作流于表面,内涵挖掘不够。主题性绘画对“主题”要求与一般的绘画不同,更加强调“主题”达到的高度。同时,在创作和解题时,我们也要解放思想,敢于在主题上有所突破,追求贴近时代,追求贴近生活真实,追求贴近精神高度,这样才能创作出既让人们喜闻乐见,又充满着真善美的作品。同时,抄袭和千篇一律的作品,尤其是精神匮乏的,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出现。

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向来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石,要认清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基本形势,了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明确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这是党的文艺方针,也是给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提出要求,我们需要认真贯彻执行。

以上三点,本质是让艺术工作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检验的一个标准。时下,更具现实的意义。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才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关键。通过分析中国美术学院办“创研班”经验,笔者认为通过高校培养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最终还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保证实施。事实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实质是通过对重大社会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以及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挖掘民族和时代精神,为时代造像,为人民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一方面吸取过去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身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业务水平,坚定不移地贯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明确当下主题性创作的性质,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旗帜,创作出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力作,更好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从而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同时,这也要求各方合力,规划统筹,合理安排,在更加专业的层面,探索一条培养人才的机制,这也符合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人才的根本要求。处在新时代,我们只有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才能更好地做好“双服务”,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

注释:

[1]2018年,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

[2]2017年11月23日,文化部在京举办“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开班仪式。

[3]2017年1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开班。

[4]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浙江美术学院。

[5]2017年,作为实施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重要内容,文化部艺术司分别与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合作举办5个“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并于当年11月初陆续开班。

[6]五个班之一,包括雕塑专题班。

[7]2017年8月20日,“文化部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中国美术学院创研班”招生简章中指出。

[8]创研班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员完成一幅主题性绘画的创作任务。

[9]2017年12月11日,许江院长在第一次看稿会上的发言,提出“三人”:见人,要看到人;
动人,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感人,就是靠形象感人。

[10]2019年5月20日,“逐梦新时代——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

[11]《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摘编》,2017年10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编印。

猜你喜欢主题性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12期)2020-01-04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4期)2019-05-14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3期)2019-04-04文化部的动漫奖公布《大鱼海棠》、中国美术学院等获奖玩具世界(2018年4期)2018-06-21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11期)2017-01-13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雕塑(2009年5期)2009-11-30

推荐访问:创作 美术 主题